7月3日,吉林九台农村商业银行(简称“九台农商银行”)公告称,将代表吉林省金融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吉林金控”)就收购所有已发行H股作出自愿有条件全面现金要约,H股要约价为每股H股0.7港元。
吉林金控将就收购所有已发行内资股作出自愿有条件全面现金要约,内资股要约价为每股内资股0.63元。待H股要约成为无条件(其中包括股东于临时股东大会上批准退市及独立H股股东于H股类别股东大会上批准退市)后,九台农商银行将根据上市规则申请退市。
这也就意味着,吉林金控将通过中金公司以0.7港元/股的价格收购九台农商银行所有已发行H股,并以0.63元/股的价格收购九台农商银行所有已发行内资股。待要约成为无条件后,九台农商银行将退市。
据了解,吉林金控将不会提高要约价,且不保留如此行事的权利。0.7港元/H股的要约价较最后交易日收报的0.41港元/H股、最后交易日前30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的约0.44港元/H股、最后交易日前60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的约0.49港元/H股、最后交易日前90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的约0.64港元/H股分别溢价约70.73%、60.86%、42.93%、8.82%,较截至2024年6月末归属于该行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净资产折让约80.16%。
公告同日,九台农商银行发布了盈利预警,该行表示,根据董事会当前可得资料,由于减费让利以及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预期该行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净亏损为人民币17亿元至人民币19亿元之间。
近年来,九台农商银行盈利情况持续承压。根据该行2024年中期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该行营业收入为人民币20.45亿元,同比下降18.8%;税前利润为人民币1.34亿元,同比上升39.9%,期内利润为人民币1.3亿元,同比上升1.6%。
财报解释称,主要是由于减费让利扶持实体,叠加部分客户短期还款能力受困因素影响导致利息收入减少所致,但部分被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加、营业费用以及资产减值损失减少所抵销。
同时,资产质量也不容乐观。截至2024年6月30日,九台农商银行不良贷款率为2.44%,较2024年初上升0.1个百分点。该行表示,主要由于行业经济结构分化,市场需求疲软,区域内生产经营未达预期,部分公司类贷款客户经营状况、偿债能力尚未改善,部分个人贷款客户收入增长缓慢,还本付息能力尚未恢复所致。
具体来看,该行公司贷款的不良贷款主要集中于批发及零售业、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不良贷款金额分别为人民币7.39亿元、人民币6.02亿元及人民币2.90亿元;零售贷款的不良贷款率则由截至2023年末的5.56%上升至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6.20%。
公告披露显示,退市后九台农商银行将继续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聚焦主责主业。吉林金控仍将可能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对该集团业务、架构及/或方向提出策略调整意见。除公告上文所披露者外,吉林金控将尽可能维持九台农商银行现有业务。
九台农商银行港股退市并非个例。
去年,锦州银行发布交易安排通告称:“市场参与者请注意,锦州银行H股份的上市地位将于今天(2024年4月15日)办公时间结束后撤回。”该行H股在联交所的最后交易日期为2024年4月9日,并于4月15日下午4时起正式从联交所退市。
锦州银行退市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该行H股长时间处于较低价格范围,交易量低迷,难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另一方面,由于重大财务重组的不确定性,存在因财报持续推迟被港交所取消上市地位的风险。在综合考虑了这些因素后,锦州银行决定撤回其H股的上市地位,以实现更好的资本运作和业务发展。
此前,越秀集团在2021年完成了创兴银行私有化退市,更早前,永隆银行也被收购后完成了私有化退市。
银行业内人士分析,近年来港股上市银行私有化退市案例增多,本质是市场机制与政策引导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暴露了中小银行在利率市场化、经济下行期的脆弱性,也为其提供了一个“轻装上阵”的转型窗口。“未来,成功退市的银行在国资支持下需持续优化资产质量、重构商业模式。这一趋势对于行业而言也是一个重要警醒,上市并非一劳永逸,持续创造价值才是生存根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