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个月以色列和美国发动袭击之后,伊朗对其核计划的保密程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高,这为伊朗与华盛顿之间的外交对峙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
据两名因讨论敏感信息而要求匿名的官员透露,在上周正式切断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后,伊朗核安全监管机构已停止接听该联合国核监督机构的电话。他们表示,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事件与紧急中心于6月13日启动,并一直与伊朗方面保持联系,但双方的信息共享已大幅减少。
此次通信中断凸显了伊朗正通过保持沉默来模糊国际社会对其核计划现状的认知。此前,伊朗曾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平均每天进行超过一次的核查,并参与了五轮与美国关于限制其核活动的谈判,但以色列的袭击改变了局势。
卫星图像显示,在6月22日美国空袭伊朗后,纳坦兹核设施地下离心机车间上方出现了两个巨大的空袭弹坑。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多次声称,伊朗的核设施已被12天的空袭“彻底摧毁”,如果这一说法属实,那么相关谈判将失去意义。然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观点是,尽管纳坦兹和福尔多核设施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铀浓缩活动可能在“数月内”恢复。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Rafael Mariano Grossi周末在接受CBS News采访时表示。
推荐阅读:伊朗高浓铀下落何处 浓缩能力是否还在 距离核弹还有多远:QuickTake
伊朗409公斤(902磅)近武器级铀的去向也尚不清楚。鉴于其可被存放在16个圆柱体中,大小约相当于一个大型水肺潜水罐,因此至少存在被运往未申报地点的可能性。
鉴于国际原子能机构短期内恢复核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冲突双方的决策者正重新审视所谓“战略模糊” —— 这一冷战时期核边缘政策的核心要素。根据诺贝尔奖得主托马斯谢林等学者提出的理论,通过制造对自身意图的不确定性,对手可能可以避免滑向全面战争。
“伊朗是否会加速研发核武器尚待观察,但可以肯定的是,美国的打击行动将迫使该计划进一步转入地下,”彭博经济研究中东问题专家Dina Esfandiary表示。“伊朗正在意识到,战略模糊将是其最佳选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