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三毛写给张乐平的信件 本文图片除特别标注外 均为 张乐平家属 供图
近日,中国台湾作家三毛与她的“上海爸爸”、漫画家张乐平往来交流的亲笔信原稿意外现身网络,并明码标价35万元售卖。张乐平家属当时却并不知情。
11月25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上海市公安局徐汇分局获悉,警方通过不懈努力,为张乐平家属找回搬家途中不慎遗落的老人生前重要书信。11月24日,徐汇警方举行了发还仪式,向张乐平家属发还了这批信件,其儿子与外孙到场向民警表达了谢意,并送上了印有三毛卡通形象和“守护两岸文化交流 三毛衷心感谢帮助”字样的纪念牌。

警方将丢失的信件归还给张乐平家属

张乐平家属向警方赠送纪念牌以示感谢
澎湃新闻记者从徐汇警方了解到,该批信件有20余份,系作家三毛生前与张乐平夫妇往来交流的亲笔信,被放置在了一个深色行李箱的夹层中,后逐渐被家人遗忘。据张乐平外孙詹胜回忆,此前,家人在为五原路288弄3号的张乐平故居(该故居已捐赠给政府)搬家过程中,因物品繁多未及时清点,将行李箱暂放于家门口附近,当时并未注意到该行李箱遗失。直至近期在网上看到信件的相关信息,才发现这批亲笔信已不慎遗失,随即报警求助。接报后,警方调阅公共视频,发现行李箱被一名网约车司机陈某捡走。警方辗转联系上了陈某,经过民警提醒,陈某确认了相关信件均完好,并将其交还到了民警手中。
记者从詹胜处获悉,该些信件为作家三毛生命最后三年致“上海爸爸”张乐平的信札80页,几乎为三毛所有致张氏信札,为市场所见数量最多、内容最重要的三毛信札。
信件自1988年6月12日第一通信始,至1990年11月21日最后一通信止,记录了三毛关于感情、工作、生活、家国以及过往人生的种种思考,披露了三毛未曾公开的关于大陆探亲以及最后几年个人感情生活的内心世界。

装信的行李箱
作家三毛之所以取名“三毛”,正是因为她阅读了张乐平的漫画《三毛流浪记》,后来的人生经历又与“流浪”相伴,这一名字也成为两人情谊的特殊纽带。三毛在信中称,“在笔名上,您是我的‘父亲’”。第四次通信开始,三毛便称呼张乐平夫妇为上海“爸爸”“姆妈”。1989年,作家三毛首次回大陆家乡,并专程拜访了家住上海市五原路的张乐平。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张乐平与台湾作家三毛在上海。 资料图
“三毛阿姨在我们家住了很长一段时间,和外公(张乐平)畅所欲言,她也说在我外公身上找到了家人的感觉。即使离开上海,也经常打电话回来。”詹胜向澎湃新闻记者回忆道:“三毛阿姨很开朗、很热情,她是个‘夜猫子’,知道我喜欢看小说,就和我聊了很多文学方面的事情,经常到凌晨,她也经常鼓励我。”
在詹胜看来,张乐平和三毛的往来,是两岸“文人相交”的一种代表,这种交流应该加强,因为文化是无障碍的、也是最统一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