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相册V①|打错了

亿通速配 亿通资讯 2025-11-24 2 0

【编者按】

《上海相册》,第五季了。

《上海相册》于2020年由澎湃新闻与《萌芽》杂志社共同发起,通过“摄影师照片+作家盲写”的创作形式,塑造了一场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多元文化体验。至今,共有中外摄影师60多人、作家40多人参与。2025年,9位摄影家的作品又将深入城市不同时期的不同空间,在9位作家文字的照应下,一段段独属于上海的立体故事再次被缓缓道出。

《上海相册》第五季海报。设计:澎湃新闻记者 白浪

第一篇,我们将呈现摄影师徐志东的作品与作家李疏朗的文字。徐志东的照片里,时间滚滚向前,人和城市亦在慢慢变迁。李疏朗用两部分,讲了1995年一个“打电话”的故事,人的命运在电话是不是打错的时候产生了分叉,30年后,像是两个平行空间的主人公开启了各自不同的人生。

别样风情,1991。本文图片均为徐志东 图

往事如烟,1996

1

一九九五年夏,短命的三伏天说来就来。天气热,房间里闷。一碗榨菜蛋花汤滚烫喝下去,吊扇要调到最大挡,否则吃不消。沪根吃好晚饭,汰好碗,揩了台子,跟老婆讲句“出去吃根香烟”,就走了出来。家里不好吃香烟,一是囡囡还小,老婆要翻毛腔,二是苏州河墨墨黑,臭烘烘,吃了香烟一开窗,那种不晓得是死鱼死虾还是隔夜垃圾的酸腐气就一道涌进来,实在叫人嫌鄙。沪根听车队同事讲过,十几年前,上海大厦用外汇买了一批进口密闭钢窗,这才让大厦里的住客隔绝掉苏州河的臭味。到底是周总理陪法国总统登上露台,眺望外滩全景的那个上海大厦。

七想八想,人已经走到公用电话亭。排在前面一个女人,讲了蛮长辰光,听上去在轧朋友。公用电话亭没有秘密。沪根摊开手里那张纸条,汗津津皱成一团,是好不容易托人讨来的车队领导电话。自从71路、127路、202路成为上海首批无人售票公交车线路,沪根就听人传,以后一只铁皮投币箱就顶一个卖票员,什么“上车请买票,月票请出示”统统没有了,他们这批卖票员,要么转后勤做调度,要么去考驾照,转行当驾驶员,不走关系就只有内退,每月领基本工资,或者拿一笔钞票买断工龄,自寻出路。沪根想好,先打电话把领导约出来吃茶——领导烟酒不沾——讲讲股票,讲讲申花队,最后笑眯眯送上一本《炒股就这几招》,书里夹六张“老人头”,两张申花队主场球票,领导心里总归有数了吧。

轧朋友的女人终于舍得挂断电话。沪根上前,闻到女人留下的浓烈香水味。拿起听筒,一只只号码揿下去。通了。“领导”他一紧张,张口就喊领导,甚至忘了问一声接电话的是不是他要找的人。

听筒那头的女声有点不耐烦,“寻啥人?”夹杂着洗麻将牌的声音,哗啦哗啦,哗啦哗啦。

沪根一头汗。“不好意思,我想寻王国林领导,伊在吗?”

东海商都,1996

烟票换鸡蛋,1988

“打错了。”

沪根还没反应过来,对方已经挂断。排在后面的阿婆白白眼睛,“快点呀,好了吗,好了就让人家打了呀!”沪根只好放回听筒。电话机上的“9”字按键磨损得厉害,橡胶边缘破了,露出底下的灰色塑料。沪根记得刚才揿到9,生怕没揿下去,就又揿一趟。唉,算了,出来的辰光够吃半包香烟了,回转去又要吃排头。

一个月后,买断工龄的名单贴出来,有他。回到家一讲,老婆哭,囡囡也哭。他索性又跑出来“吃香烟”,听苏州河上柴油机的轰鸣,看水泥船、货驳船、运煤船、运粪船来来往往,在各自的航路上繁忙运转。他心里也横出一条路。

后来他寻到华亭路,用买断工龄的钱,再借一笔债,卖广东衬衫、香港丝袜。后来租门面,后来开公司,后来做外贸。风里雨里,三十年。有时候他会想起很久以前姆妈讲过的话,侬属蛇,就是属小龙,小龙小龙,生意兴隆,侬是做生意的命。

二零二五年夏,沪根已经不怕三伏天。200多平的大平层里,恒温恒湿系统让人一年四季都觉得适意。香烟很少吃了,偶尔吃吃雪茄,喝琥珀色的威士忌。和三十年前一样,老婆还是三十岁。苏州河早就不臭了,夜里河边步道亮起观光灯,沪根从落地玻璃窗望下去,苏州河就是一条镶金边的小龙。

老伴,2019

胜利电影院,1988

人民广场,1990

话说浦东,1993

陆家嘴中心绿地原址,1993

浦东小陆家嘴,1993

负担,1994

外白渡桥上的摆摊,1995

乍浦路桥凉茶摊,1995

买彩票奖汽车,1997

智力大冲浪,1995

2

一九九五年夏,短命的三伏天说来就来。天气热,房间里闷。一碗榨菜蛋花汤趁热喝下去,吊扇就要调到最大挡,否则吃不消。沪根吃好晚饭,汰好碗,揩了台子,跟老婆美霞讲句“出去吃根香烟”,就走了出去。沪根一吃香烟就要开窗,死鱼死虾隔夜垃圾的酸腐气……一道涌进来,实在叫人嫌鄙。美霞和沪根讲,你学学上海大厦,给家里装上进口的密闭钢窗呀。

美霞毛估估,现在沪根应该已经走到公用电话亭,排上了队——吃好晚饭出来打电话的人总归多一点。其实她晓得,沪根不仅仅是“出去吃根香烟”那么简单,铁皮箱调卖票员,啥无人售票,就是“下岗”的借口。美霞讲,要么你打电话把领导约出来吃茶——谁叫你领导烟酒不沾——你讲讲A股呀,讲讲甲A呀,最后送本炒股的书,书里夹六张“老人头”,两张虹口体育场球票,领导心里总归有数了吧。沪根当时不响,美霞也就不讲下去了,男人要面子,女人点到为止就好,结婚几年下来,这是美霞总结出的婚姻之道。

后来沪根回来得晚,一头汗,但看得出兴冲冲。他讲,排在前面的女人讲了蛮长辰光,听上去蛮嗲的。等她终于舍得挂断电话,自己拿起听筒,一只只号码揿下去。电话一通,他一紧张,领导名字也忘记了。

听筒那头的女人显然在摆飙劲,“寻啥人?”麻将洗牌的声音哗啦哗啦,哗啦哗啦传到沪根耳朵里,弄得他更加紧张。

 “不好意思,我想寻王国林,伊在吗?”

过去的那一段日子,2018

“哦,等一歇。”女人提高声音,“嗳——侬电话。我代侬一副。”

沪根终于跟领导通上话。后来约了吃茶,讲K线,讲徐根宝,最后笑眯眯送上一本电视股评人推荐过的年度好书,“书签”是精心准备过的。

再后来学倒桩,移库,太阳下面晒脱三层皮,总算考出驾照。从前捏票板、撕票根、举着“慢”字小红旗伸出车窗提醒别人当心的手,改为捏方向盘、换挡、拉手刹,沪根觉得心定。一只饭碗没了,好在他又端起另一只,端得稳当,一家人都有饭吃。美霞讲,侬这条小龙,运道蛮好。

二零二五年夏,沪根开完最后一圈,到站退休。三十年过去,车子变成新能源,老婆变成老太婆。苏州河早就不臭了,不仅不臭,听新闻里讲,河水清澈,步道修得干净,甚至还有白鹭、夜鹭、红嘴鸥等鸟类在枝头栖息。沪根心想,以后可以经常陪老太婆到河边荡荡了。

梧州路,1998

天水路一弄堂,2013

交替,2017

弄堂口,2021

特色口味,2022

时光在这里歇会儿,2024

摄影师自述:

直击社会与人生,反映现象与观点,是我的纪实摄影作品的特征。投入地拍摄,艺术性地概括与提练,高度浓缩社会与生活之影像,力求内涵丰富,妙趣横生。

我在创作过程中,注重对主题的渲染,具有深刻主题并注入情感的作品更能打动人心,带有哲理的作品能引发人们进入深层次思考,从而产生共鸣,回味无穷,培养自己的品质——睿智、专心、真挚、意志。我始终认为,思想性与艺术性并重的作品,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摄影师简介

徐志东,1962年生于上海。上海视觉艺术设计师,曾设计的作品成为了中国驰名商标。上海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1986年开始摄影创作,作品曾参加上海第十二、十三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2017年上海市摄影艺术展览等,并发表于《中国摄影报》、《人民摄影》、《上海摄影》等专业报刊上。

北外滩对比,1985-2020

西藏路桥对比,1996-2020

海伦路对比,2012-2024

文字作者简介

李疏朗,成长于上海的80后。福州路书城、8频道《孽债》、奇奇儿童套餐、95年申花夺冠、《滑稽王小毛》、需要沿桌角敲几下才能打开的学校盒饭等,共同构成了儿时记忆。近年,她选择住在苏州河边,延续这份城市情感,并开始书写以上海时代变迁背景下小人物命运为主线的小说《住在河边》。谨以此文致敬出生于上海的香港作家刘以鬯之小说《打错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