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展会,串联起长三角的文化脉络与消费活力。11月22日,第六届长三角文博会落下帷幕,在这场聚焦文化产业发展的盛会中,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紧扣“文体商旅展融合”核心,以各自特色IP为支点,上演了一幕幕“文化赋能消费、产业联动共生”的生动实践。
从上海“畅游护照”的全域联动,到江苏“苏超”的全民狂欢,从浙江鲁迅IP的年轻化表达,到安徽“超级皖”的烟火气传承,长三角正以文为媒、以展聚能,勾勒出区域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图景。
上海:一张“护照”畅游长三角
作为第六届长三角文博会的东道主,上海以一本“长三角畅游护照”为核心载体,将文体商旅展的融合文章写得鲜活生动。在这场落幕的文化盛会上,上海不仅展现了自身的文化消费活力,更以核心引擎之势,串联起长三角的文旅脉络。
展会现场,这本由文博会与SMG看东方联合打造的“畅游护照”,是现场最吸睛的焦点。它打破了单一城市文旅产品的局限,将长三角近百个文旅项目的优惠权益打包整合,以1折左右的超高性价比,为消费者提供“一证畅游长三角”的便捷体验。399元的精华版与599元的菁英版,分别承载着2317元与3074元的权益价值,覆盖上海海昌海洋公园等核心景区,以及开心麻花系列话剧、《永和九年》舞剧等热门演出,真正实现“旅行+观演”的双重满足。从2025年11月20日起长达一年多的有效期,加之未使用可免费顺延至2027年底的贴心政策,让这份文化福利更显诚意。

现场推出的《长三角文化消费指南》特刊内含逛展攻略、文创推荐、消费指南,帮助现场展商观众“高效逛展”,主办方还为现场购买“长三角畅游护照”的观众提供了1000份乌镇东栅限量门票福利,让消费体验充满惊喜。
如果说“畅游护照”是上海推动区域融合的“软纽带”,那么各区展台的特色体验就是展现本地融合成果的“硬实力”。静安区的《飞行看上海》让观众360凌空打卡魔都地标,黄浦区的AI照相机在豫园意境中生成专属国风大片,杨浦区的“敦煌当代美术馆”带来《丝路荣耀》的数字沉浸体验,普陀区的VR设备瞬间将人带入“登月奇旅”的奇幻世界。临港新片区的滴水湖旅拍机、嘉定区的郑板桥数字人教学,更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在互动中碰撞出火花,诠释了上海文体商旅融合的多元可能。
江苏:“苏超”引爆消费热潮
在第六届长三角文博会现场,江苏展区的“苏超”主题展台前始终人头攒动。作为2025年全国现象级体育赛事IP,“苏超”不仅是一场足球盛宴,更成为江苏撬动文体商旅展深度融合的强大杠杆,在文博会舞台上书写出“以赛促产、以展聚能”的融合篇章。
走进江苏展区,“苏超+文创”的活力扑面而来。十三太保家族盲盒、2025纪念徽章、《苏超“十三妹”出圈记》周边等爆款衍生产品整齐陈列,南京云锦球迷香囊、无锡“桃兜兜”、常州恐龙妹妹毛绒玩偶等带有地方特色的文创,让观众目不暇接。


“我们省文投拿到了首届苏超IP文创领域官方授权,这次带来100多个文创品类,都是快速响应赛事热度打造的。”江苏省文投集团的金媛媛指着展台上一排江苏各市的新设计球衣介绍道,“明年4月我们会提前启动下一届苏超筹备,结合短剧、舞台剧等自有业务,开发更多产品线。”据她透露,省文投在南京南站、苏州站等地开设的4家快闪店销售火爆,冰箱贴、秋衣、应援毛巾等文创产品销售火爆。
“苏超+科技”的互动体验更让展区成为人气高地。无锡加速智造的机器人现场上演点球攻防,江苏有维文化的裸眼3D足球内容与体感游戏,让观众沉浸式感受运动与科技的碰撞。由南大电子信息与红山动物园联名打造的导览机器人“杜杜”,则以红山“顶流”白面僧面猴的形象圈粉无数。杜杜内置了苏超赛事知识库,和苏超相关的问题都可以问它。如果你问它今年苏超冠军是谁,它会告诉你是泰州队,并且说它也感到意外。这款机器人还能带领观众了解江苏参展企业,成为展区里的“全能向导”。
此外,淮安企业打造的全球领先人造草坪、雷鸟创新市场份额达39%的AR眼镜、全国第二的墨爵骨传导耳机等科技产品,也借“苏超”热度充分展示了江苏“文化科技融合”的硬实力。
浙江:鲁迅IP活化赋能
本届长三角文博会上,浙江以“培育文化新业态,促进文化新消费”为主题,在2000平方米的展陈空间内,将良渚文明的厚重底蕴与数字技术的前沿活力相融,132家文化企业共同呈现了一场“可触摸、可互动、可共创”的文体商旅融合盛宴。而展区内,鲁迅形象的“大先生”与“猹”这对人形玩偶成为人气焦点,围绕绍兴名人IP打造的文创产品,正是浙江以文化IP激活文旅消费的生动缩影。

“这是语文课本里瓜田里没被闰土刺中的那只猹,我们把它做成了年轻人喜欢的萌系IP。”绍兴轶风文化负责人赵轶指着展台上的“猹”玩偶介绍道。这个诞生于2024年2月的IP,从第一套表情包起步,如今已衍生出包挂、冰箱贴、玩偶等多样产品,亲民价格让不少观众当场动心。赵轶透露,他们在鲁迅故里开设了“猹”与“小红象”两家主题联营店,其中“小红象”IP灵感源自鲁迅给儿子周海婴起的昵称,捏捏小红象玩偶,还会播放鲁迅创作的《小红象》催眠曲。凭借温暖的文化内核与萌系设计,这两种文创精准触达年轻客群。“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猹主题品类已经稳坐门店销售第一,比传统景点文创更受欢迎。”差异化的IP打造,让文化记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消费动力。

同样深耕鲁迅IP的还有绍兴绘璟文化,他们打造的“迅哥儿”IP,以故事化表达让经典文化活起来。“我们用‘迅哥儿’串联起百草园、三味书屋的记忆,这个刻‘早’字的场景摆件,还有雪地捕鸟的盲盒,都藏着课本里的细节。”负责人尉韦媛拿起一款文创产品介绍,翻开《新青年》冰箱贴书页,《新青年》中的经典语句跃然纸上,人形何首乌、肥胖黄蜂等百草园元素也化作生动的冰箱贴与摆件。除了文创,他们还将绍兴黄酒文化融入消费场景,研发的黄酒奶茶成为当地文旅爆款,实现了“文化IP+特色产业+旅游消费”的深度联动。“我们就是要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把绍兴的文化挖深、传远。”

IP活化之外,浙江展区的“文化新三样”同样亮眼。《斗罗大陆MR》的沉浸式体验、《黑神话:悟空》的试玩热潮,展现数字文娱的强劲活力;宇树科技的机器人舞姿、垂云翼科技的VR星空场景,诠释“科技+文化”的融合魅力;古法竹纸文创、竹编环保日用品则让非遗在创新中延续生命力。从良渚玉璧屏幕的文明叙事,到鲁迅IP的年轻化表达,浙江正以多元路径,让文化成为文体商旅融合的核心引擎。
安徽:“超级皖”掀起舌尖上的体验
在长三角文博会安徽展区,每天下午定时举行的瞻淇鱼灯巡游总能掀起一阵拍照热潮,灵动的鱼灯在人群中穿梭,将非遗的鲜活魅力尽情释放。而与这一非遗景观同样吸睛的,是以“超级皖”为核心打造的美食板块——这个对标“苏超”的省级赛事IP,以美食为纽带,在文博会现场构建起“可品尝、可体验、可传播”的文体商旅融合场景,让“安徽味道”成为读懂江淮文化的重要密码。

“超级皖”美食展区将安徽各地的特色风味打包呈现。煎锅上滋滋作响的毛豆腐、香气醇厚的臭鳜鱼、筋道十足的板面,现做现尝的体验让观众在舌尖上直观感受徽菜的博大精深。“这不仅是美食展示,更是把‘超级皖’的文化内核搬到了文博会。”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作为全网阅读量超20亿的现象级IP,“超级皖”早已超越单纯的厨艺比拼,成为安徽以食载文、以味传情的文旅融合载体,而文博会则让这份“烟火气里的文化馨香”触达了更广阔的受众。



“超级皖”的出圈,在于它守住了“文化根脉”,这一点在文博会现场的美食呈现中尤为鲜明。每一道参展的安徽美食,都是一段“可品尝的安徽故事”:臭鳜鱼承载着徽商“负重致远”的奋斗精神,临泉羊肉汤的鲜美源自古法熬制的非遗技艺,文博会现场的美食展通过味觉体验,让观众在品尝中读懂安徽的地域文化与历史传承。
以美食为媒,“超级皖”更搭建起文旅商联动的桥梁。池州依托“超级皖”发布美食指南与特色旅游线路,实现“游在池州、吃遍池州”的融合体验,文博会现场的美食展区也成为安徽文旅资源的“活名片”。观众在品尝美食的同时,自然会对背后的地域文化产生兴趣,而吴山贡鹅、詹氏食品等企业的参展,则让“安徽味道”从展会走向日常消费,完成了从文化展示到消费转化的闭环。
现场,安徽馆还精心制作了十六个地市的印章及通关文牒。凭借通关文牒的线索,观众可以在区域内集齐十六个地市的印章,并赢取安徽组委会提供的特色礼品。
长三角文体商旅的融合,是文博会现场触手可及的体验。沪苏浙皖以文博会为纽带,用各自的特色IP点亮了融合之路,以特色IP为抓手,让文化看得见、摸得着、能消费,既是长三角文体商旅融合最扎实的路径,也为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鲜活经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