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座美术馆中散步,将成为难忘的经历”

亿通速配 万生优配 2025-11-18 4 0

“美术馆的设计是向苏州园林传统致敬。我们设想苏州园林的传统元素‘廊’,在风景中优雅地蜿蜒流动,因此,参观者的体验被设计得如同漫步在中式园林中”,对于金鸡湖畔的苏州当代美术馆,丹麦建筑师比亚克英格斯(Bjarke Ingels)近日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这样说道。

作为丹麦BIG建筑事务所在中国落成的首个重要文化项目,苏州当代美术馆体现了这家丹麦建筑事务所对公共空间与材料的热爱和对园林文化的理解。

苏州自古以来山水嘉秀,人文渊薮,千百年来造园活动亦是绵延不绝。十六世纪以王鏊为首的吴地文人编撰《姑苏志》一书具体记录着明代中叶苏州的地理与人文盛况,专辟独立“宅第”“园池”两卷对苏州造园活动详加描述。历经宋、元、明、清四代,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相继在苏州落成,被后世并称为“四大名园”。苏州园林逐渐确立了其作为江南园林典范的核心地位,“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 [明]文伯仁《姑苏十景》 之 沧浪清夏(沧浪亭)

“苏州园林的曲折连廊、亭台水榭是一种伟大的建筑语言,我们要做的不是复制传统,而是用当代语言理解苏州园林。”比亚克英格斯(Bjarke Ingels)在近日苏州当代美术馆举办的“纵浪大化的行动建筑学”学术讨论会上如是说。

建筑形态:以“廊”作为设计的重要起点

英格斯(Bjarke Ingels)以“实用乌托邦”“建筑进化论”等大胆前卫的设计理念闻名于世。他在八年前即探访过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对这位建筑大师如何将苏州园林理念融入现代建筑进行了借鉴学习,在设计苏州当代美术馆时,他多方思考,最终选择将“廊”这一元素作为设计的重要起点。

项目对传统园林要素“廊”进行了重新演绎,带领游客踏上一场关于艺术、自然与水的旅程。

“纵浪大化的行动建筑学”学术讨论会现场  比亚克英格斯讲述苏州当代美术馆设计与中国园林2.0

苏州当代美术馆概念模型方案 BIG建筑事务所

苏州当代美术馆是苏州城市发展金鸡湖开发项目的一部分,占地6万平方米,其核心展区由四个独立的展馆组成,这些独立展馆通过玻璃长廊和柱廊相互串联,形成一个如中国结般的结构。

“苏州当代美术馆的设计是向苏州丰富的园林传统致敬。我们设想苏州园林的传统元素‘廊’,在风景中优雅地蜿蜒流动,最终化身为展馆。”他说,苏州园林的本质,并不是封闭的展示空间,而是一种人与自然、建筑与景观的和谐关系。

也因此,在苏州当代美术馆,参观者的体验被设计得如同漫步传统中式园林。

英格斯描述道:“在美术馆散步是令人难忘的经历,当从一个建筑走到另一个建筑时,你会发现自己置身于花园中。你可以看到湖,看到城市景观,然后你又沉浸在一个新的艺术空间”。

以“廊”串联的苏州当代美术馆建筑体,2025年2月

美术馆的动线设计也是一大亮点。桥梁和隧道连接着展馆的上层和下层,使博物馆能够根据展览和季节灵活控制人流路线。

英格斯描述道:“你可以在连廊中漫步,延伸到金鸡湖,这座建筑成为连接城市与湖滨的媒介。”英格斯描述,游客将在传统与现代、室内与室外、艺术与自然之间自由穿梭。

苏州当代美术馆

建筑特色:丝带屋顶,如水波流动

英格斯表示,苏州当代美术馆的另一重要的设计元素是丝带状的屋顶,“这可能是我们所有项目中最美的屋顶,它将传统瓦片的肌理与现代材料结合,既是对苏州的记忆,也是对未来的想象。”英格斯说。

展馆以倾斜的屋檐为特色,每个展馆的外墙由波纹状和弧形玻璃以及暖色调的不锈钢构成。通过延伸形成屋檐的形制,并在更大的空间内蜿蜒展开形成遮荫的长廊。屋顶起伏的曲面仿佛水波流动,优雅而柔和。

苏州当代美术馆建筑效果图

苏州当代美术馆丝带状的屋顶

苏州当代美术馆展厅效果图

苏州当代美术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