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娃
近日,轮南油田获 " 零碳工厂 " 标准试点称号,成为全国 12 个试点中唯一获此殊荣的油田。" 死亡之海 " 的戈壁风沙,遇上 " 零碳工厂 " 的绿色脉动,让 " 负碳运营 " 的奇迹在塔克拉玛干生长,成为绿色新疆的生动注脚。
所谓 " 零碳 ",不是完全不排放二氧化碳,而是通过清洁能源替代、碳捕集利用等技术,实现生产全流程碳排放平衡、抵消甚至 " 负碳 "。" 零碳工厂 " 的建设和运营,为新疆产业升级和绿色转型提供了参考路径。
能源转型从来不是被动减碳的 " 单选题 ",而是依托资源禀赋主动破局的 " 综合题 "。以轮南油田为例,广袤 " 沙戈荒 " 上崛起的光伏方阵,不仅满足自身用能需求,多余电力更并入 " 西电东送 " 骨干网;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实现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余热回收系统有效节约能源,显著降低了原油生产的碳足迹。这背后是新疆充分释放 " 风光 " 资源优势的战略智慧。以绿电为纽带,推动传统油气产业与新能源深度融合,新疆走上了加速能源清洁转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新疆的零碳探索不只是 " 单兵突击 "。从位于乌鲁木齐的全国首个长输天然气管道 " 零碳工厂 "、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 " 零碳供热 ",到和田的 " 零碳校园 "、哈密的 " 近零碳智慧服务区 ",零碳理念已植入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这些探索证明,传统能源行业绝非减碳 " 包袱 ",而是绿色转型的主力军;能源大区并非 " 高碳地区 " 的代名词,更应该是绿色发展的先行者。
" 零碳工厂 " 扎根新疆,意义远不止单一产业升级。从国家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定位出发,零碳改造提升了油气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为 " 西气东输 "" 西电东送 " 等注入绿色活力;产业集群视角看,零碳改造促进光伏、风电与传统产业深度耦合,为能源、化工等重点领域树立 " 低碳标杆 "。这种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的新疆实践,为传统产业转型提供了 " 金钥匙 ",以实际行动推进了可持续零碳发展路径。
轮南油田的零碳实践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起点。在提炼共性规律、总结普遍经验的基础上,各地坚持从实际出发,各尽其责、各展其长,定会为新疆的高质量发展厚植绿色底色。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侯倩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