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社融保持较高增速,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效果逐步显现

亿通速配 万生配资 2025-11-14 3 0

记者 辛圆



中国人民银行周四发布2025年1-10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5.13万亿元,同比增长8.2%,涨幅较上月小幅回落0.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112万亿元,同比增长6.2%,涨幅较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

从企业和居民需求来看,前10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97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739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517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26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3.79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34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8.32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9758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185亿元。

另外,前10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23.32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1.39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4447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2.09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6.66万亿元。

央行同日发布的2025年10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显示,初步统计,2025年10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7.72万亿元,同比增长8.5%,但增速较上月小幅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67.01万亿元,同比增长6.3%;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1.15万亿元,同比下降16.9%;企业债券余额为33.68万亿元,同比增长4.9%;政府债券余额为93.03万亿元,同比增长19.2%;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12.11万亿元,同比增长4.1%。

前10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83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4.52万亿元,同比少增1.16万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1146亿元,同比少减1627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82万亿元,同比多1361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11.95万亿元,同比多3.72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3863亿元,同比多1875亿元。

今年以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持续发力,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效果逐步显现。



展望后续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11月11日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工具,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同时继续完善货币政策框架,强化货币政策的执行和传导。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界面新闻表示,未来一段时间,预计央行将继续释放中长期流动性,优化流动性期限结构,保持金融市场流动性充裕,更好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服务。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也对界面新闻表示,鉴于当前经济回落有加速迹象,政策“适时加力”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升,宽松还是大方向,年内再降准降息可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