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券商看后市|A股有望延续震荡上行,继续聚焦景气赛道

亿通速配 亿通资讯 2025-09-15 1 0

A股震荡反弹再创阶段性新高后,市场行情将如何演绎?

澎湃新闻搜集了10家券商的观点,大部分券商认为,接下来,中国股市上升的逻辑是可持续的,A股震荡慢牛的核心驱动逻辑并未改变,中期大概率将延续震荡上行走势。

国泰海通证券表示,中国股市不会止步,年内股指还有新高,接下来,中国股市上升的逻辑是可持续的。

“国内增量资金值得期待,后续国内外流动性较大概率会维持良好状态,A股中期大概率将延续震荡上行走势。”银河证券指出。

申万宏源证券进一步指出,当前是难得的“牛市不怕等”阶段,A股基本面和资金流入的“双底部区域”,后续只有“继续磨底”和“改善”两种可能,且改善的条件越来越好。

浙商证券还指出,随着上证指数在创业板指带动下突破前期高点3888点,意味着前期日线4浪整理已经结束,上证正式确认进入日线5浪上行。根据测算,上证指数日线5浪有望在今年四季度挑战2015年以来最大跌幅的0.618分位,目前仍有充裕看涨空间。

配置方面,多家券商提醒投资者继续聚焦景气赛道。中信建投证券便指出,当前市场资金面和情绪面属于高位整理并未崩塌,景气赛道仍然催化不断,AI算力主线的核心逻辑并未被证伪,在市场整理期注意高低切换。

“后续建议投资者继续坚守强产业趋势的同时,以景气为锚作扩散,兼顾胜率与赔率,重视港股互联网、创新药、新能源、新消费、景气周期的有色和化工等。”兴业证券称。

中信证券:淡化波动、不做扩散

展望后市,随着未来更多上市公司从国内敞口转向全球敞口,尤其是在制造环节中国企业不断将份额转化为定价权,传统的基于国内库存周期的经济分析已经不能全面刻画市场基本面状态。

复盘本轮行情,无论是成长还是价值,涨得多的品种大多还是跟出海相关,或者深度绑定海外供应链。因此,未来评价基本面和流动性是否匹配,要站在全球敞口而不是国内经济周期的视角去全面评估。

本轮行情除过去4周有明显的情绪溢价外,其他绝大部分时候都还是沿着“聪明的钱推动的结构性行情”的脉络演绎,这决定了策略应对思路应该是淡化波动、不做扩散。市场短期或有一些情绪溢价带来的超额换手,但我们估计日均成交回归1.6万亿元至1.8万亿元可以认为消化掉了这部分情绪溢价。

配置上,行业选择的基本框架应该是坚守资源+新质生产力+出海,可继续聚焦资源、消费电子、创新药、化工、游戏和军工等。

国泰海通证券:年内股指还有新高

展望后市,中国股市不会止步,年内股指还有新高。上周,股指刷新年内高点,在板块上也出现了扩散现象,周期消费股相继表现。

接下来,中国股市上升的逻辑是可持续的,年内中国A/H股指还会走出新高:第一,中国转型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不确定降低,能见度提高是估值重估的重要前提。第二,无风险收益系统下沉,股票市场机会成本降低,资产管理需求井喷和增量入市成为历史必然,也远未结束。

第三,制度变化对股市估值具有关键影响。“及时、合理、得当”的经济政策,“提高投资者回报”的资本市场改革,有力提升社会各界对中国资产的价值观念与改善风险认识。此外,全球宽松在即,中国反内卷和增量经济支持举措也有望进一步加码,继续看升中国股市行情。

配置方面,新兴科技是主线,周期金融是黑马;港股有望继续走高。

中国银河:延续震荡上行

展望后市,随着指数逐渐回升,上周场内资金交易情绪有所回暖。海外方面,虽然目前资金已充分计价美联储年内至少降息3次的预期,但下周联储议息会议依然是资金关注的重点,部分资金认为降息幅度可能超预期。

当前,国内增量资金值得期待,后续国内外流动性较大概率会维持良好状态,A股中期大概率将延续震荡上行走势。但另一方面,需适当关注短期波动加剧的风险,不过无需过度担忧,可以看到上周创新药展现出了十足的“韧性”。

操作层面,方向选择上,上周在海外甲骨文公司业绩大超预期的带动下,全球AI产业的叙事逻辑再一次被强化,与此同时,国内Qwen大模型的发布以及有消息称互联网公司开始用我国自主研发的芯片进行大模型训练,这些都体现出了国内AI叙事的情绪仍在稳步上行,更好的一点是周五甲骨文回落之时,国产链展现出了些许“以我为主”的乐观情绪。

科技虽然波动加剧是大概率事件,但短期似乎没有其他板块可以很好承接AI方向的热度,科技依然是短期最需要关注的方向。

非科技方面,有色金属、汽车等估值相对低位的方向也明显获得更多资金关注,随着市场情绪进一步发酵,很多投资者依然在关注“补涨”逻辑的不断演绎,考虑到国庆黄金周临近,同时近期白酒销售数据略有好转,反内卷(资源品、化工等)和消费(服务业、医药)是中期关注的两个重要方向。

申万宏源证券:市场改善的条件越来越好

展望后市,短期是性价比消化期、预期锚定切换期、新主线新催化等待期。近期科技产业趋势连续催化,维持了市场热度。这个阶段,发挥作用的是产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催化剂不断强化产业趋势,可以使得股价突破静态的性价比约束,也是结构性行情走向极端的必要条件。

当前是难得的“牛市不怕等”阶段,A股基本面和资金流入的“双底部区域”,后续只有“继续磨底”和“改善”两种可能,且改善的条件越来越好。这是牛市现阶段,可以慢,不怕等的核心原因。

配置方面,先做好结构牛行情:AI算力产业链行情,催化延续强化产业趋势认知。固态电池、储能,特斯拉机器人都是潜在产业纵深大,赔率高的方向。反内卷是结构牛向全面牛转化的关键结构,中期看好光伏和化工的重估机会。

华泰证券:维持较高仓位运行

上周A股在短暂消化止盈的压力后转涨,创阶段性新高。交投活跃度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国内资金继续活跃,小盘向大盘切换的趋势减弱但没有逆转,聚焦产业趋势的特征依然明显,但抱团有松动迹象。

展望后市,国内基本面中期趋势向上预期至少难以证伪,且交易活跃度偏高,赚钱效应扩散,建议投资者维持较高仓位运行,但在择线上需要适度回归性价比与景气度。

配置方面,可关注国产算力链、创新药、机器人、化工、电池以及大众消费龙头。

招商证券:关注景气度较高和部分困境反转的领域

展望后市,近期国内外宏观流动性改善,8月M1增速继续回升同时M2-M1剪刀差继续收窄,反映定期存款持续活化。

外部流动性上,美国劳动力市场超预期疲软叠加美联储独立性担忧,使得市场对美联储年内降息3次的预期进一步升温。

以A股2025年中报财务指标为依据,考察行业净利润增速(盈利能力)、毛利率、ROE(盈利质量)、供给水平(库存增速分位数)、产能扩张(资本开支增速分位数)、自由现金流占收入比等六个指标的情况,接下来,建议一方面关注景气度较高的领域,如软件开发、工业金属、专用设备、传媒、工程机械、通信设备、通信服务、汽车零部件、通用设备、半导体、证券、化学制药等。

另一方面,可关注部分困境反转的领域,如养殖业、水泥、装修装饰、物流、饮料乳品、风电设备、电池、光伏设备等。

信建投证券:继续聚焦景气赛道

近几个月投资者对基本面的关注有所钝化,但随着市场估值修复完成和进入慢牛整理期,基本面因素可能重回视野。

慢牛格局一方面固然需要景气赛道作为先锋队,另一方面,也很难在缺乏整体基本面支撑的情况下形成,具体来说至少也需要看到通缩倾向出现扭转,而这也可能成为吸引海外资金进一步配置中国资产的关键因素。

整体来看,当前市场资金面和情绪面属于高位整理并未崩塌,景气赛道仍然催化不断,AI算力主线的核心逻辑并未被证伪,在市场整理期注意高低切换。

行业方面,可重点关注AI、生猪养殖、新能源、新消费、创新药、有色、基础化工、非银等。

兴业证券:轮动扩散或将延续

上周,市场已经逐步进入轮动扩散寻找机会的阶段。往后看,这种轮动扩散的状态或将延续。首先,经历前期震荡波动带来的消化、整固后,当前已有很多板块拥挤度回落至中等或偏低的位置,结构上具备轮动扩散的基础。

同时,从季节性来看,后续市场本身也处于一个行情趋于扩散的窗口。全年视角下,行业轮动存在着较强的季节性规律,其中每年8-9月份通常是行业轮动相对剧烈的阶段。8月以来市场共识偏强,行业轮动强度持续逆季节性下行,已降至去年4月以来新低。9月是行业轮动强度上行的传统窗口,市场倾向于扩散寻找机会,在消化前期偏强共识的同时,也为寻找新的景气方向提供契机。

但对于后续一段时间市场的轮动和扩散,不应单纯基于“高切低”的视角寻找低位方向,而应当是以景气和产业趋势为锚去作扩散,从而提升胜率。

因此,后续建议投资者继续坚守强产业趋势的同时,以景气为锚作扩散,兼顾胜率与赔率,重视港股互联网、创新药、新能源、新消费、景气周期的有色和化工等。

浙商证券:上证指数仍有看涨空间

随着上证指数在创业板指带动下突破前期高点3888点,意味着前期日线4浪整理已经结束,上证正式确认进入日线5浪上行。

根据测算,上证指数日线5浪有望在今年四季度挑战2015年以来最大跌幅的0.618分位,目前仍有充裕看涨空间。

配置方面,建议投资者关注小银行、小券商、地产、基建工程、社服、计算机、传媒等。

东方财富证券:市场风险偏好可能会继续上升

上周市场震荡偏强,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均突破前高,表明当前微观流动性充裕,震荡慢牛的核心驱动逻辑并未改变。

展望后市,9月美联储降息在即,中国货币政策也存在类似去年9月跟进宽松的可能性。同时,市场等待四中全会政策指引与催化,市场风险偏好可能还会经历一段上升过程。

对比2019年7-10月和2024年9月-12月美联储“预防式降息”期间A股港股表现,结合当前市场环境,短期成长风格预计依然主导,恒生科技/港股互联网弹性更强,有色预计也将有所表现,若我国货币政策跟进宽松,非银金融也可高看一线。

行业方面,可重点关注恒生科技/港股互联网、创新药、有色、非银、养殖、化工、半导体/算力链、地产等。主题可关注机器人、固态电池、自主可控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