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到上海“挖宝”文化产业,宁波江北有什么底气?

亿通速配 亿通资讯 2025-09-12 1 0

宁波江北区有两块“金字招牌”:被誉为江南第一古县城的慈城,和宁波商帮的启航地老外滩。

9月11日,江北区赴沪,在黄浦江畔开了一场文化产业对接会,目标是“对接一些优秀的文化企业,引进优质项目;从上海这个人才荟萃的地方,挖到些宝藏,来一起助力江北的文化产业发展。”

关于如何把两块“金字招牌”以及江北最突出的区位优势利用起来,转化为吸引文化产业的最强“底气”,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了江北区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王之野。

王之野在会议现场发言。

“江北的优势,既来自历史积淀,也来自现实动能。”王之野表示,作为宁波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的北部门户,江北区既有江南地区唯一完整的古县城慈城,也有见证宁波商帮精神的老外滩,这是文化资源的“金矿”;同时,依托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的区位优势、数字经济的产业基础,以及文创港、姚江音乐公园等特色载体,江北有能力将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

这种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加持,正是江北主动到上海“取经”、寻求合作的底气所在。

古今交融

拥有7000年文明史、2500年建城史以及1200年县城史的慈城,在作家冯骥才笔下是这样的:“慈城是我国现存无多的江南古县城之一”,而且“这一切全美好地保存在不到三公里见方小小的城区里”。

慈城古县城。

而宁波老外滩,作为“五口通商”中最早的对外开放埠区,海关、教堂、银行等建筑次第云集,是国内仅存的几个具有百年历史的外滩之一。

“慈城古县城和老外滩,一古一今,是江北文化产业发展的两大核心区块。”王之野局长介绍,老外滩聚焦城市秀场、科技赋能、夜间激活等业态,慈城则重点关注活态传承、非遗活化、国风沉浸等业态,力争打造互补型文旅IP。

老外滩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宁波商帮的重要起航地,近年来围绕“形象、功能、品牌、管理”四大改造提升工程,实现全方位蝶变升级,已成功创建全国示范步行街、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城市中央休闲街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等。

慈城古县城则依托慈孝、耕读、药商和建筑“四大文化”,开发运营民权路、骢马河、迎春里三大街区,县衙、孔庙等十大景点,冯骥才祖居博物馆、周信芳戏剧艺术馆等十大场馆,走马楼、浮碧山房等十大餐饮,隐居壹世界、大乐之野等十大民宿,泥金彩漆、骨木镶嵌等十大非遗工坊,星巴克、一梦入大唐VR体验中心等十大引流项目,三关六码头、句章书铺等十大老字号系列核心产品。

“两个点位的开发路径是一致的,都是文化挖掘→创意转化→业态融合→沉浸体验→消费转化→品牌提升,在产业导入方面进行了差异化选择。”王之野表示,“文化挖掘是一个想象空间非常大的事情,我们能想到的、能做到的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所以这次来到上海,我们很期待有优秀的文化企业可以来到江北,和我们一同挖掘地方文化,创新产业发展思维。”

优势叠加

如前文所述,江北区发展文化产业的底气来自历史文脉与现实产业的叠加。在专访中,王之野向澎湃新闻详述了江北的优势。

“一是区位优势。”王之野指出,“江北地处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宁波都市圈核心区,拥有完善的高速路网、铁路枢纽以及毗邻宁波舟山港的天然优势,便捷的交通网络极大降低了文化产品、设备、人才的流通成本,有利于文旅产业要素的快速集聚与市场辐射。”

“二是历史与人文底蕴优势。”他介绍,“江北区是宁波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拥有大量代表宁波历史文脉的遗产和丰富的非遗资源,我们有‘江南第一古县城’慈城,也是大运河文化带重要节点、近代工业文明发源地,为发展特色文化旅游、文创产业提供了独特空间。”

“三是空间与载体平台优势。江北经济基础雄厚,制造业、商贸业、数字经济发达,为文化和旅游、科技、金融、制造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广阔空间。”他表示,目前,江北已规划建设了诸如文创港、姚江音乐公园、宁大创新港、联合动力产业园、大昌1885产业园等一批特色鲜明、功能集成的文化产业园区和平台,为各类文化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和配套服务。

宁波文创港。

精准扶持

“这次来上海,我们主要希望对接的企业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动漫游戏产业,一个是演艺经济。”王之野在专访中透露,江北正着力重点发展动漫游戏、演艺经济等相关产业,为文化产业注入强劲动力。

“动漫游戏产业是未来我国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我们也看到了其巨大的市场潜力,为此我们还专门出台了专项政策条款。”王之野介绍,包括对正式上线运营且年度销售额达到补助规模要求的,给予最高50万元的分档补助;支持动漫游戏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动漫游戏产业与影视、演艺、旅游等行业深度融合,对较好体现IP赋能的项目,经认定,给予最高30万元的补助。

“另外就是演艺经济,江北区发展演艺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宁波奥体中心、宁波大剧院等重要的演出场所都在我区,随着演唱会、话剧等演出的逐年火热,奥体二期的开工建设,我们希望有更多优质的演出经纪机构能与我们合作,在辖区内打造出一整套演艺经济体系。”他补充道,“对年度票房达到规模要求的,给予最高100万元的分档补助。”

同时,江北区正积极支持微短剧创作,对年度平台分成收入达到补助规模要求的或获得省级以上荣誉的,给予一定资金支持。

嘉宾在对接会现场深入交流。

从慈城古县城的千年文脉,到老外滩的百年商道;从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到文创港的产业载体;从精准的扶持政策,到互补的文旅IP,江北区正以“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加持”,在文化产业的赛道上加速奔跑。

这场从老外滩到外滩的“文化之约”,不仅是一次产业对接,更是长三角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新路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