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我们的行业已经达成了共识,内卷式竞争将会阻碍行业的健康发展。持续的价格战已经使得行业的盈利能力降到了极低的水平。如果我们不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就会导致质量妥协、遏制创新,并且阻碍我们行业的持续发展。”7月11日,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翔(Sean Green)在2025中国汽车论坛上表示。
他指出,一方面,电动化和智能网联正在推动汽车产业进入全新的创新领域,为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另一方面,一系列结构性挑战,也给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轨迹带来了风险和不确定性。
高翔认为,这些挑战是超越国界的,需要全球共同合作。作为一家扎根中国的跨国汽车制造商,宝马坚信创新与合作是开启汽车产业韧性和可持续发展未来的关键。
针对全球合作,高翔说,全球化已进入合作与冲突共存的新阶段,需要同时促进自由贸易和供应链韧性,这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塑造既强调效率又强调安全的新产业模式。
高翔强调,“宝马集团致力于搭建欧洲尤其是德国与中国之间的桥梁,我们的董事长齐普策一直积极地倡导开放市场和多边主义。在近期的交流活动之中,宝马一再强调反对单边关税措施的立场,包括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反补贴税。我们坚信,基于规则的公平竞争,而非保护主义,才是汽车产业长期繁荣的基础。”
他介绍,宝马积极推动供应链“双向”本地化:一方面,宝马通过促进全球供应商的本地化生产,在中国建立了强大的供应链。同时,积极培养中国供应商,不仅让他们在中国的供应链中发挥更大作用,而且努力帮助他们扩大海外投资,成为全球供应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同时,针对促进技术开放,高翔说,目前多种技术路径正在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中展开竞争,尽管政策框架可以引导和加速技术的发展,但是市场力量将起着最终的决定性作用。由于电动汽车已经占据了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主张将技术发展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让市场发挥更具体的决定性作用。
高翔提出,中外企业应合作探索技术路径,利用互补优势推动协同创新和变革性突破,比如宝马与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和远景动力在内的中国合作伙伴在宝马新世代车型第六代电池上的合作。此外,宝马正在与华为、阿里巴巴、腾讯和Deepseek等中国创新领导者积极合作,根据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量身定制我们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