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李慎
时隔十余年,中东三大“壕航”之一的阿联酋航空再度在中国市场开疆拓土,充实在华航线网络布局。
近期,阿联酋航空相继开通深圳、杭州往返迪拜的每日直飞客运航线。至此,其在中国内地的门户航点将提升至五个,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五座一线及新一线城市。
在中国内地,阿联酋航空是首家开通往返中东和中国内地直飞航线的中东航空公司,目前进入中国市场已长达23年之久。
时间回溯至2002年,阿联酋航空开通上海的货运服务,随即于2004年开通迪拜至上海的客运服务,再于2006年和2008年开通迪拜直飞北京和广州的客运服务。但是此后的十七年间,阿联酋航空在中国内地的航点始终停留在北上广三个城市,未曾开通过新航线。
直到今年7月份, 阿联酋航空“撕开”在华增长新缺口,短短一个月先后开通迪拜分别直飞深圳与杭州的客运航班,布局动作颇为迅速。其中,深圳至迪拜航线于7月1日开通,采用阿联酋航空全新版波音777-300ER四舱客机执飞;杭州往返迪拜直飞航线将于7月30日开通,届时该航线将每天运营一班,由三舱版波音777-300ER客机执飞。
全球最赚钱航司押注中国?
作为中东航空业霸主,阿联酋航空不仅在中东市场风头无两,放眼全球也拥有强劲的竞争力。
界面新闻从阿联酋航空获悉,在2024-2025财年报告期内,阿联酋航空成为全球盈利最高的航空公司之一,阿联酋航空集团则成为全球利润最高的航空集团之一。财务数据显示,报告期内阿联酋航空收入达创纪录的349亿美元,税前利润达创纪录的58亿美元。对此,阿联酋航空公司及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谢赫阿姆德表示:“我们正在投入数十亿美元向市场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期待提高运力和运营以增加收入。”
深耕中国市场、一个月内“连下两城”,恰恰也是阿联酋航空不断拓宽全球航网范围、稳固盈利地位之举。之所以看重中国,和中阿两国经贸、文化、旅游等往来密切,市场需求潜力巨大有直接关系。
阿联酋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东地区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中国与阿联酋在2024年5月发布的联合声明中就提到,双方强调航空运输关系对促进两国贸易投资以及两国人员、贸易、文化和旅游往来的重要性,鼓励双方航空公司加强合作,增加两国间航线航班,以满足两国航空运输市场的需求。两国民航主管部门加强沟通协调采取积极措施加强该领域双边合作。
与此同时,中国出境游恢复势头迅猛。据联合国旅游组织(UNWTO)发布的《世界旅游晴雨表》,作为全球最大出境游市场,2024年中国出境旅游支出增长30%,达到2510亿美元,比疫情前高出约3%。
在具体开航城市的选择上,阿联酋航空也有自身的一番考量。
“深圳作为全球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19年领跑全国的城市,汇聚华为、腾讯、大疆等科技巨头,与迪拜打造的‘未来之城’的愿景高度契合。”阿联酋航空中国区总经理告诉界面新闻。迪拜往返深圳的航班时刻精心设计为“日出而作”模式,契合商务出行节奏,更加方便乘客在迪拜中转前往中东、欧洲、非洲等目的地。
相比深圳,阿联酋航空布局杭州,更看重其旅游客源和商务客源两方面的加持。阿联酋航空副总裁兼首席商务官阿德南卡兹姆向界面新闻表示:“杭州作为在创新、电子商务和高端制造业的新兴全球枢纽,将为我们的客运与货运业务带来全新机遇,进一步推动中东与中国内地之间在经济与科技领域的重要交流与合作。”
不仅如此,杭州出境游消费强劲。杭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数据显示,至端午假期结束,2025年杭州口岸出入境旅客流量将突破200万人次,较去年提前近20天。界面新闻注意到,阿联酋航空在宣布开航杭州的微信推送中也特别提到,乘客从杭州出发经迪拜便捷转机即可前往伊斯坦布尔、巴塞罗那、开罗、约翰内斯堡等众多热门旅行城市。
有不少杭州当地旅客也在评论区提到:“终于不用去上海乘坐阿联酋航空飞机了”、“以后飞迪拜不用上海或广州出发了,方便了好多”。
另据《第一财经》,阿联酋航空接连在中国开通新航线,也得益于中阿新一轮航权谈判带来的航权增加。在此之前,阿联酋航空已将中阿航权全部用满。有观点称,继深圳、杭州后,成都有望成为阿联酋航空在中国内地下一个新航点。不过,针对这一猜测,阿联酋航空方面尚未有官方消息。
其实,不止阿联酋航空,多家航司都开始加注中国市场。近期, 国泰航空及香港快运宣布布局100个全球客运航点,其中中国市场占比最高。今年夏季高峰期间,国泰航空与香港快运每周合共营运逾300对往返内地23个目的地的航班,超过110对往返北美8个航点的航班,以及100对往返欧洲12个目的地的航班。
中东航线炙手可热
事实上,不仅是中东航司在华积极开新航线,疫情以来国内航司也瞄准中东热土,不断向中东市场布局。
例如,今年五一前夕,东航MU237航班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出港,飞往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该航线是中国航司开通的首条上海往返阿布扎比的直飞航线,由东航与当地主基地航司阿提哈德航空联营。2024年11月,国泰航空往来香港及利雅得的直航客运航班正式启航。
当前,中东航线恢复率已经反超疫情前水平。航班管家向界面新闻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阿联酋和卡塔尔位列中国TOP20通航国家,其中,阿联酋航班恢复率达到107.9%,卡塔尔航班恢复率更是高达159.9%。
单就今年6月份而言,东航执飞的中东航班量为315架次,而2019年同期为62架次,恢复率飙涨至508.1%;南航执飞的中东航班量为436架次,2019年同期为283架次,恢复率也达到154.1%;国航执飞的中东航班量为190架次,相比2019年的80架次上涨了237.5%。
中国民航新型智库专家、广东省交通运输协会专家韩涛向界面新闻分析称,疫情后中东航空市场如此火爆,原因之一在于,疫情后中美航线恢复情况不理想,中东成为国际航线恢复最快的地区之一,中国航司需要寻找替代市场。中东航司通过与中国航司联营、代码共享合作,强化洲际衔接(如中东-非洲、中东-欧洲、美洲),形成协同效应。
中东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迪拜国际机场负责人曾表示,结合世界中心的地理位置,迪拜机场可以有效地连接世界上任意两个主要城市,进一步推动和加强全球范围内航空旅客的交流。阿联酋航空中国区货运经理瞿景峰此前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也提到,以迪拜地理位置来讲,飞行八小时内可以覆盖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
阿联酋《国民报》今年4月14日报道称,迪拜国际机场(DXB)在加大技术和基础设施投资后,连续第11年蝉联全球最繁忙国际枢纽的宝座,全球长途旅行量在2024年超过了疫情前的水平。
坐拥世界中心的地理位置优势,中东航司打造出独特的商业模式——将旅客汇聚至中东,再凭借高效的中转枢纽将旅客运输至全球不同城市目的地。比如,每年就有大量中国旅客经中东中转,飞往欧洲、美洲、非洲等地,票价上比直飞更有竞争力,飞行时长上差距拉得也不大。
韩涛告诉界面新闻,中东航司的优势在于地理位置和中转枢纽,可依托4小时飞行圈覆盖20亿人口、7小时飞行圈覆盖40亿人口,打造全球中转枢纽,吸引中转客源。
韩涛向界面新闻表示,为了更好地分羹中东市场,国内航司可通过代码共享、联营和常旅客计划合作等方式,形成航线网络的互补。比如共享常旅客积分,提升客户粘性。另一方面,国内航司可用好“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航权以及签证便利化政策,促进更多中转客流,与中东航司共同开发市场。
不过,韩涛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也提到,国内航司与中东航司在合作过程中,需要明确各自定位,避免中东航司过度分流国内航司欧美航线的直飞客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