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老牌农药制剂龙头诺普信(002215.SZ)因种植蓝莓业绩大增,在初尝“浆果之王”甜头后,公司欲加码扩产,巩固“蓝莓大王”之位。
根据公告,诺普信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4.50亿元,用于蓝莓基地新增扩建项目、小浆果国际研究中心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到,此次扩产诺普信面临着拿地、产能消化及价格波动三大核心挑战。同时,公司如何平滑种植周期带来的业绩季节性波动?对此,诺普信独家回应了界面新闻。
为何持续“押注”蓝莓?
此次募投项目中,“蓝莓基地新增扩建项目”计划投资12.21亿元,拟使用募投资金11亿元。

根据公告,诺普信计划在云南省新建蓝莓种植园,新增种植面积约1.35万亩。建设周期2年。
蓝莓大扩产的背后是诺普信过往已验证的业绩贡献与对市场前景的乐观判断。
自2021年起,诺普信便开始在云南建立农场、种植基质蓝莓,建立单一作物产业链,公司将蓝莓作为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在打造。
五年里,诺普信在蓝莓产业已投资超40亿元,建设完成60多个农场、40多座冷链加工中心,2024-2025产季蓝莓单品销售额超20亿元。
2024年,诺普信实现归母净利润5.85亿元的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48.10%;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5.76亿元。其中,生鲜消费业务营业收入从2021年的1亿元增至2024年21.3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75%,营收占比由2.3%上升至40.45%。

市场潜力是扩产的另一原因。诺普信认为,我国蓝莓需求量和人均消费量还有较大增长空间。
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蓝莓总产量78万吨,比2020年增加了197%,估计我国2025年蓝莓需求量大约在100万吨以上,2025年行业市场规模在500亿元左右。
2022年美国蓝莓人均消费为2.63公斤,我国目前人均消费仅为0.26公斤,不到美国的1/10,诺普信认为,尚有广阔增长空间。
除蓝莓外,诺普信还将投入1.50亿元建设“小浆果国际研发中心”,用于莓类新品种研发,建设周期3年。同时,公司还有2亿元补充流动资金。截至2025年9月30日诺普信资产负债率64.95%。
诺普信董秘莫谋钧表示,此次定增预计明年三四季度发行,采取询价发行。
扩产背后的三重压力
尽管前景看好,但诺普信此次扩产仍面临三重核心挑战。
首先,拿地难题。
云南为全球蓝莓最适宜产区之⼀,2024年云南蓝莓种植面积达17.6万亩,占全国20%。但诺普信对界面新闻表示,现在在云南拿地难度越来越大。
据了解,云南基质设施蓝莓种植条件较为严苛,对海拔、温度、风向、土地面积和类型等方面均有要求。
“此次产量增加是循序渐进的,募资的项目没有办法一次性拿地。可能今年几千亩,明年再几千亩。”诺普信对界面新闻称:“目前有种植其它水果的产地也可以拿,但付出的成本会更高。”
诺普信去年产季投产面积2.8万亩,今年至明年产季约3.6万亩。加上此次募投计划,其蓝莓种植面积将达4.95万亩。
“受限于高质量基地稀缺性及成本平衡等因素,适宜的土地资源日益紧俏,公司仍通过多种模式积极流转优质土地,预计未来能保持较为稳定的规模扩张节奏。”在投资者交流时,莫谋钧表示。
其次,产能消化压力。
诺普信告诉界面新闻:“量产首年一般亩产1吨左右,第二年约1.5吨,第三年达到丰产后基本可以保持在亩产1.5-1.6吨的状态。蓝莓旺产期有6年时间。”界面新闻据此估算,若扩产完成,诺普信丰产时蓝莓产量或达超7万吨。
如何消化这些产能?
诺普信人士告诉界面新闻,从依赖批发商到现在已直供盒马、京东等大型KA卖场。目前商场销售占比在20-30%。其强调,公司优势在于供货量稳定,品质标准,冷链物流完善。
“公司已明确提升KA渠道销售占比的策略目标,新产季将致力于扩大合作范围和供货规模。”莫谋钧表示。
不过在平台面前,诺普信议价能力将受到考验。诺普信对界面新闻表示,商场渠道有一定的账期,且出货前期抢货时,商超难给出更好的价格。
是否有将蓝莓深加工出货计划,对此,诺普信人士对界面新闻称:“鲜果的价格可以更好,上一个产季均价是6万元/吨,如果蓝莓做加工品来卖,就太浪费了。”
据介绍,诺普信还已将蓝莓销往海外。“去年出口几百吨,今年出口会更高。”同时,公司正在老挝建产能。“老挝产地在建园的过程中,计划明年投产。”
再次,价格波动风险。
持续扩产后,未来蓝莓会否重蹈阳光玫瑰价格暴跌的覆辙?诺普信如何应对市场竞争?公司对界面新闻称:“近几年还不会。”
一方面,因云南拿地难度高,供应面积受到限制。“拿地黄金窗口期已经过去了,哪怕有巨头想进入市场,有资金也拿不到更多的地。”诺普信告诉界面新闻。另一方面,公司农药是“老本行”,天然在水肥配方、种苗等方面有优势。
此外,诺普信称,自身促早技术更成熟、产后环节更完善。“从摘果到加工中心预冷、包装、运输,整个链条都需要借助冷链来完成。普通商户是很难做到。”
然而,农业固有风险仍存。
诺普信生产性生物资产金额已由2022年末的6.59亿元激增至2025年9月末的14.98亿元。公司称,若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下跌,生产性生物资产可能面临减值风险。
产季前移抢高价窗口
2025/2026年蓝莓季已拉开序幕,诺普信这一产季开端表现如何?
“正常蓝莓季是从12月开始,去年在促早技术下,公司11月底开始产出,今年促早技术更成熟了,产季从10月下旬就开始了。蓝莓产季整体前移半个月至一个月,符合公司规划。”诺普信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一方面,可以减少堵货季的影响。
诺普信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蓝莓产季的重头通常在产季次年的4-5月份,“差不多40-50%的蓝莓在这两个月集中上市,出现堵货情况,这段时间公司一般都是亏钱的。”
“预计(最新蓝莓季)第四季度和第一季度的产量占比将比上一产季显著提升,这使得产季后期的供应压力减小,并能更好地匹配春节前的销售黄金期。”莫谋钧表示。
同时,每年4-5月份也是各类水果大量上市的旺季,消费者可供选择的品类多,也会影响蓝莓的售价。
这也意味着,今年第四季度蓝莓贡献业绩的比例将大于往年。
另一方面,在价格高峰的10月至次年2月产果对诺普信来说是有利的。
“产出早的话,蓝莓价格也会比较好。促早技术后,到12月蓝莓产量整体增加。产季重心前期,尾期受影响小。整体经济效益会更好。”诺普信人士对界面闻表示。
高价期出产量大,或有利于公司毛利率的提升。
诺普信蓝莓业务毛利率本不低,近两个量产年度公司种植业务毛利率均保持在40%以上。
莫谋钧称,本产季定位为“品牌元年”,聚焦“爱莓庄”主品牌。在KA渠道方面,公司对盒马等核心客户的供货量同比实现大幅增长。
不过界面新闻发现,近期蓝莓一日一价,趋势向下。
以盒马为例,云南蓝莓250克(果径18mm+)在半年月内已降价两次,售价从11月中旬的30元降至25.8元,11月28日又降至19.90元,较初上市价格降幅达33.3%。
云南超大蓝莓125克(果径22mm+)规格的也由20元降至14.78元/股,降幅约26%。
“新产季开局顺利,出货进度符合甚至略超预期,整体均价稳健。”莫谋钧表示,前期(11月)价格主要受到进口蓝莓到货高峰期及气候导致的果实口感偏酸的影响。目前这两个影响因素正在减弱。公司对后续的价格走势持乐观态度。此外,出口业务开局良好。

业绩季节波动如何平滑?
受蓝莓生长周期影响,诺普信业绩呈明显季节性——四季度和次年一季度为高峰,三季度是低谷。如何平滑季节波动?

“三季度是空窗期,既是蓝莓淡季也是农药淡季。”诺普信人士对界面新闻坦称,公司之前尝试过通过果品贸易、或者果汁深加工等业务来过渡业绩。但目前来看,这两方面效果均不理想,暂时没有更好的模式。
“蓝莓旺季的时候,公司员工都是连轴转的。给作物一个生长周期,也给员工一个放缓调整的时间。有忙有闲,顺应自然的规律。”诺普信对界面新闻表示。
此前诺普信曾计划培育燕窝果、火龙果、澳洲坚果等特色作物,但效果均不理想。
诺普信人士称,目前还没有可以媲美蓝莓的品种,市场对蓝莓价值认知度高,不需要做消费者教育,其他品类比较难。“比如说燕窝果,现在来看不是一个特别适合大规模投入的品类。果子大,甜度高,价格也高,市场接受度有限。”
新的蓝莓季已来临,但诺普信股价却不涨反跌,这与减持预期相关。
9月9日,公司实际控制人卢柏强及其一致行动人诺普信控股、润宝盈信、卢翠冬计划自公告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三个月内减持不超过3000万股公司股份,占总股本比例不超过2.98%。当下仍处于减持窗口期。
莫谋钧称,公司实控人减持是为了清偿多年历史遗留的股票质押贷款,实现“无债一身轻”,更专注于公司的经营管理。

诺普信豪掷重金将未来押在“浆果之王”,但如何化解扩产带来的土地、市场与价格三重考验,将是其能否避免成为“下一个阳光玫瑰”的关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