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明利32亿元定增是否合规待考 上市后不断募资可“失血”愈发严重 由盈转亏却又要募资盖楼

亿通速配 亿通资讯 2025-11-28 1 0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IPO再融资/郑权

  近日,发布定增预案,拟定增募资32亿元扩产、“盖楼”及补流。

  值得关注的是,德明利2022年7月上市募资5.3亿元后,2025年1月刚通过定增募资9.89亿元,如今又要定增募资32亿元。德明利两次定增间隔仅11个月,并且前次定增的投资进度仅70%,是否符合“不得少于18个月”等要求值得商榷。此外,公司此次定增项目中有在深圳福田新建研发总部,可IPO募投项目中也有在深圳福田的研发中心,是否有重重之嫌?

  尽管公司上市后融资不断,但有息负债大幅攀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一直为负,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甚至转亏。尤其是在此次定增方案公布前两个月,公司实控人李虎、田华夫妇合计减持套现近5亿元,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东魏宏章、徐岱群、金程源合伙等也开启“卖卖卖”模式巨额套现,这是否意味着实控人及大股东们对公司发展前景不看好?

  32亿元定增是否合规待考  

  定增预案显示,德明利计划通过定增发行新股不超过68,065,881股(含本数),募资不超过32亿元,分别用于固态硬盘(SSD)扩产项目、内存产品(DRAM)扩产项目、德明利智能存储管理及研发总部基地项目、补充流动资金,拟投入募资金额分别为9.84亿元、6.64亿元、6.52亿元、9亿元。

  事实上,德明利在2022年7月上市,上市近三年多,可公司股权募资不断。IPO募资5.3亿元,2025年1月通过定增募资9.89亿元,上次定增股份上市仅过了10个月,德明利又要通过定增募资32亿元。

  并且,德明利前次9.89亿元定增的投资进度仅七成左右,远远没有完工。截至2025年10月末,公司前次定增累计使用募资69703.88万元,占募集后承诺投资金额97203.72万元的71.7%。

来源:证监会官网来源:证监会官网

  根据证监会2023年5月发布的《发行监管问答——关于引导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监管要求(修订版)》,“上市公司申请增发、配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本次发行董事会决议日距离前次募集资金到位日原则上不得少于18个月。”而德明利此次定增董事会决议日为2025年11月25日,据前次定增募资到位时间2024年12月19日仅相差11个月,不到18个月。

  上述监管问答还规定,“前次募集资金基本使用完毕或募集资金投向未发生变更且按计划投入的,可不受上述限制,但相应间隔原则上不得少于6个月。前次募集资金包括首发、增发、配股、非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优先股和创业板小额快速融资,不适用本条规定”。

  而实际上,德明利前次9.89亿元定增的投资进度仅七成左右,远远没有完工。只有符合“募集资金投向未发生变更且按计划投入的”这一要求,才可以适用“不得少于6个月”这一规定。

来源:公告来源:公告

  尽管从71.7%的投资总进度上分析,德明利前次定增或算称得上是“按计划投入”。但按照是否达到预期效益的程度上分析,公司前次定增金额最高的募投项目——PCIe SSD 存储控制芯片及存储模组的研发和产业化项目承诺效益为-8559.06万元,但截至2025年10月末累计实现效益为-16006.98万元,没有达到预期效益。

  上市后不断募资可经营“失血”愈发严重   由盈转亏却又要募资盖楼  

  公开资料显示,德明利的主营业务主要集中于闪存主控芯片设计、研发,存储模组产品应用方案的开发、优化,以及存储模组产品的销售。

  2022年,德明利在A股IPO首年,公司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11亿元,同比大降87.56%。2024年,公司盈利大幅反弹,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03亿元,同比增长19倍。但到了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5亿元,由盈转亏。

  由此可见,德明利的盈利波动十分大,尤其是在今年前三季度转亏后仍要通过定增募资32亿元。

  据统计,德明利IPO和前次定增合计募资约15.2亿元,如果此次定增成功累计募资约47亿元。尽管德明利通过股权募资“补血”越来越多,但经营“失血”愈发严重。

  2022-2024年、2025年前三季度,德明利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分别为-3.31亿元、-10.15亿元、 -12.63亿元、-14.95亿元,“失血”越来越严重。这说明,公司经营“造血”能力十分弱,需要外部融资“补血”维系经营,也说明盈利“含现量”极低。

  与此同时,德明利账面的有息负债一路攀升。2019-2024年、2025年前三季度各期末,公司有息负债(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租赁负债之和)金额分别为0.26亿元、 1.87 亿元、3.12亿元、5.12亿元、17.88亿元、29.09亿元、47亿元,六年增长约180倍,尤其是上市后债务雪球越滚越大。

  庞大的有息负债,令公司财务费用高企,甚至令公司盈利“窒息”。以2025年前三季度为例,德明利财务费用为1.29亿元,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5亿元。

  德明利近两年营收虽然增速较快,但盈利波动很大甚至陷入亏损。即便公司此次定增募资32亿元,大部分扩产计划得以实施,但如果不能带来稳定的盈利以及正向的现金流,公司的风险可能还会增加。

  有意思的是,德明利此次32亿元定增计划中还有超15亿元用来“盖楼”及补流,金额分别为6.52亿元、9亿元。

  补流可以理解,毕竟公司有息债务压顶,募资补流可以减轻公司财务压力。但“盖楼”不太能理解,因为公司2022年IPO募投项目中已经有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且已完成。此次32亿元定增再拿6.52亿元用来“德明利智能存储管理及研发总部基地项目”,是否有重复或重合之嫌?

来源:定增公告来源:定增公告

  定增公告显示,德明利智能存储管理及研发总部基地项目拟在深圳市福田区新建研发总部,依托区位优势,建设模块化、智能化、专业化的研发实验室、中试平台、数据中心机房及培训中心等场地。该项目投资总额为117,514.72万元,建设期为36个月,包括项目施工、软硬件设备采购及安装调试。该项目涉及的发改委备案相关手续正在办理中,公司拟自购土地作为项目建设用地,相关手续正在办理中。

  事实上,2022年IPO时,德明利使用募资2000万元进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且该项目已经达到预定使用状态。招股书显示,IPO募投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预计投资4.66亿元,该项目备案编号为:深福田发改备案(2020)0229 号,实施地点在深圳市福田区。

来源:招股书来源:招股书

  既然在深圳市福田区有研发中心,为何还要新建研发总部,是否有重复或重合之嫌,这有待公司给出答案。

  实控人、大股东轮番巨额减持

  在定增预案发布前两个月,德明利实控人夫妇开启了巨额减持套现。2025年9月22日,德明利发布公告称,公司实控人李虎、田华夫妇二人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等方式合计减持439.65万股,减持比例为1.93775%。按照减持均价计算,二人合计套现4.96亿元,接近5亿元。

  不仅是实控人巨额减持套现,德明利多位持股5%以上的大股东也纷纷减持套现。2025年11月7日,魏宏章通过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782,200股。按照当日均价266.25元/股计算,魏宏章套现约2.07亿元。

  2024 年 5月 8 日至2024 年 7月 26 日,魏宏章累计减持3131390股股份,减持价格在80元上下,合计套现约2.5亿元。事实上,魏宏章目前仍在减持股份过程中,按照目前公司220元左右的股价,其套利金额会很可观。

  除了魏宏章,德明利原持股5%以上的大股东徐岱群,2023年 8月 22 日至2023 年 8月 24日,减持上市公司股份170,680股,减持均价68.62元/股,合计套现约1171万元。

  德明利原持股5%以上的大股东淮安金程源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2025 年 2月 19 日至2025 年 3月 4 日,累计减持公司股票80万股,减持均价在130元左右,套现超亿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