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上海总部:截至今年8月末,上海金融“五篇大文章”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7%

亿通速配 万生优配 2025-11-13 3 0
     

  11月13日金融一线消息,金融“五篇大文章”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人民银行总行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统筹谋划,通过完善政策框架、健全工作机制、精准政策激励、深化产融结合等系统性举措,全面推进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发展,指导金融机构将各项工作落实落细,有力促进了金融资源加速向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配置。截至今年8月末,上海金融“五篇大文章”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7%,比各项贷款增速高出6.6个百分点,占各项贷款余额的比重达37.5%。

  强化制度引领 构建“1+N”政策体系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初步牵头建成上海金融“五篇大文章”“1+N”政策体系,为各项工作提供清晰指引。其中,“1”是指联合上海市12个部门共同印发《做好上海金融“五篇大文章”行动方案》,该方案针对重点难点任务提出了30条具体举措。“N”是指在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等各个子领域,会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制定一系列专项政策方案,旨在精准破解各领域的融资难点和堵点问题,形成全面覆盖、重点突出的政策合力。

  加强统筹谋划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为确保政策高效落地,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牵头上海市16个部门成立了上海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专班,强化任务落实、政策协同和信息共享。围绕国家指导意见和上海行动方案,牵头制定了《上海金融“五篇大文章”重点项目清单及任务分工》,涵盖92项工作任务共275个具体项目,以“四张清单”(目标清单、任务清单、项目清单、责任清单)的方式推进落实。近期,上海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推进会在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召开,部署动员纵深推进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会上发布了多项具有上海特色的金融“五篇大文章”产品和服务成果。

  结构性工具精准滴灌 优化信贷资源配置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充分运用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加速集聚。一方面,用足用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支农支小再贷款等全国性工具;另一方面,积极发挥“沪科专贷”“沪科专贴”等上海“先行先试”创新工具的激励作用。截至今年9月末,上海辖内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余额较去年末实现近三倍增长;碳减排贷款累计发放额突破370亿元。1-9月,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累计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502亿元,累计发放再贴现814亿元;“沪科专贷”和“沪科专贴”分别发放134亿元和155亿元,惠及科创企业超4200户次。

  深化产融对接,提升金融服务可得性

  为推动资金与需求精准匹配,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近期会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向在沪金融机构推送了涵盖多领域的重点企业(项目)名录,包括:超1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无贷户、460余个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5000余家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3000余家稳岗扩岗重点企业等。引导金融机构完善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强供需对接,优化审贷流程,全力满足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企业融资需求。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强调,下一阶段,将会同相关部门,顺应上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要、阶段特征和结构特点,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共同推动上海市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向纵深发展,与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实现同题共答、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