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斯·艾丁格带着《理查三世》回到上海,还会去打碟做DJ

亿通速配 亿通速配 2025-11-04 1 0

因为出演电影《波斯语课》和剧集《巴比伦柏林》,德国演员拉斯艾丁格(Lars Eidinger)成为全世界最知名的德语演员之一,他在中国也拥有众多影迷。这两年,又因为接连跟随德国最重要的剧团之一邵宾纳剧院来到中国,拉斯艾丁格又在中国拥有了众多戏迷,每次散场,都有很多观众等候在后台。而在演出结束后,拉斯艾丁格又变身专业DJ。去年《哈姆雷特》演完,他在上海某酒吧的专业打碟,吸引了众多粉丝疯狂追随。在中国,他还有一个独属于自己的昵称,拉老师。

拉斯艾丁格  Klara Leschanz

继几年前的《海达高布乐》和去年的《哈姆雷特》之后,今年,拉老师再度来到上海,出演他的老搭档、当代世界最著名的德国戏剧导演托马斯奥斯特玛雅的作品《理查三世》。11月7日、8日,这部剧将在YOUNG剧场作为“秋是”国际戏剧季和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重要剧目上演。

《理查三世》剧照

拉斯艾丁格1976年出生于柏林,就读于柏林恩斯特布施戏剧学院。他从1999年起就成为邵宾纳剧院的核心演员,并和奥斯特玛雅合作多部作品。在演员的身份之外,拉斯艾丁格同时还是导演、音乐家、摄影师、DJ和行为艺术家。

虽然有太多的职业身份,但无论是《哈姆雷特》还是《理查三世》,艾丁格都伴随这两部戏演出了很多年,走遍了全世界。他曾坦言,“没有一个戏剧导演能像奥斯特玛雅这样吸引演员。观看奥斯特玛雅的作品时,你总会立刻产生想要参与其中的欲望。”而这位天才导演,也是他来到邵宾纳剧院的理由。

在上海演出前夕,拉斯艾丁格通过邮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谈及了他对上海的印象,他和奥斯特玛雅的合作,还有他无限多面的人生角色。

艾丁格去年在上海演出《哈姆雷特》

【对话】

澎湃新闻:你去年在上海的经历让人印象深刻,无论是舞台上演出“哈姆雷特”,还是演出后现身酒吧打碟,都吸引了很多戏迷前往。你对上海这座城市以及这里的观众有怎样的印象?

拉斯艾丁格我非常喜欢中国。我热爱这里的文化、人民和美食。比如,相比刀叉,我更喜欢用筷子吃饭。用刀叉时,我感觉自己像中世纪的骑士,而用筷子吃饭则让人觉得很雅致、很自然。

这将是我第三次来上海。上次的经历令人难忘。演出结束后,我在后台入口与观众交流,发现他们几乎知道我迄今为止拍摄过的所有电影,这让我非常开心。上海的观众思想开放、求知欲强且热情高涨。我很期待他们对《理查三世》会有怎样的反应。

顺便说一句,今年11月9日我还会在Wigwam酒吧再次带来DJ表演,对此我满怀期待。那是一家很棒的俱乐部,有着独特非凡的氛围。Daft Punk(法国传奇电子乐队蠢朋克)曾说过:或许音乐所在之处,比这世界更美好。我很喜欢这种“通过音乐暂时逃离现实”的理念。

DJ拉斯艾丁格的演出海报

澎湃新闻:时隔一年再度来到上海,这次又会有怎样的安排?

拉斯艾丁格:我喜欢四处漫步、拍照留念。上次来的时候,我在酒店旁边的一座公园里待了很久。我既想去人流量大的大型商圈逛逛,也想到旅游中心之外、人们日常居住和工作的街区走走。我还会再去几家上次发现的餐厅,那里食物的品质和味道真的让我念念不忘。

我很享受这样的独处时光。如果和同事一起出行,我会像处在一个“保护罩”里;但当我独自行动时,我能真正融入这座城市,既能随时“隐身”,也能与它融为一体。这正是我想要的状态。而且单从视觉角度来看,上海也是世界上最迷人、最令人心动的城市之一。

演员之外还是专业DJ的拉老师 Sina Preikschat

澎湃新闻:今年你又将来到上海YOUNG剧场,演出《理查三世》,能否谈谈排演过程,以及你是如何理解“理查三世”这个角色的?

拉斯艾丁格:在饰演哈姆雷特之后,我一直很想出演理查三世。起初,我以为这部剧的核心是塑造一个“邪恶化身”般的角色,一个彻头彻尾的反派。但开始排练后,我才意识到自己错了。这部剧实际想讲述的是:人要利用他人满足自身需求有多容易,社会的腐朽程度就有多深。事实上,当周围的人处于恐惧且缺乏信仰的环境中时,诱惑他们其实相当简单。

布莱希特对我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也深刻塑造了我对自己职业的认知。他的核心信条之一是 “呈现表演本身”(Show that you are showing)。这意味着他不主张营造完美的幻觉来欺骗观众,恰恰相反,他通过强调“表演”这一行为本身来尊重观众。表演的目的不是“成为另一个人”,而是“成为你自己”。这种理念也影响了我们的美学选择,比如在剧中会明确让观众看到,理查三世的驼背只是戏服的一部分,他的畸形足也只是用胶带做了标记。

我还从“动物化表演法”(Animal Work)中获得了很多启发,尝试寻找一种特定的动物,用它的体态和动作来丰富角色塑造。对我而言,能代表理查三世的“精神动物”是鬣狗。鬣狗就像丛林中未被认可的“合法王者”,它的颚部极具原始力量,但由于腿部孱弱无法自行捕猎,只能被迫以腐肉为食。这种身体缺陷及其引发的内在矛盾,与我对理查三世这一角色的理解高度契合。

《理查三世》剧照

澎湃新闻:你和奥斯特玛雅导演合作多年,被很多人认为是“天作之合”,能否谈谈你眼中的他?

拉斯艾丁格:对我来说,托马斯是能想到的最佳“观众”。他聪明、敏锐,且乐于投入。在他面前表演,总能给我带来极大的启发与动力。我很喜欢被他注视的感觉,也希望自己的表现能得到他的认可与喜爱。我也想通过自己的表演,激发他产生共鸣。

他在排练中能营造极好的氛围,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地表达自我。我非常感激他能给我足够的空间去发挥。

根据我的经验,当两个富有创造力的人走到一起,彼此敞开心扉、细腻感知时,就会催生出“第三种事物”,它的价值远大于两人各自努力的总和。我想,我们大概是“志同道合的创作搭档”,是“精神兄弟”,也是“灵魂挚友”。

当代德语戏剧最重要的戏剧导演之一托马斯奥斯特玛雅

澎湃新闻:从影视明星、戏剧演员、夜店DJ、摄影师再到行为艺术家,你的职业形象非常多元。如何保持这么旺盛的创作?生活中又是怎样的状态?

拉斯艾丁格:如果一个拥有艺术天赋的人只局限于一种艺术形式,那才显得奇怪吧。对我而言,艺术媒介本身根本是次要的。关键在于表达自我,并借此探寻生活的本质。

艺术的意义在于理解自我、认清自我。我将自己视为观众的一面镜子,同时也把观众当作照见自己的镜子,形成一种无限的折射效应。

但我的私人生活是绝对不会对外的,因为当你向外界付出如此之多、生活重心多偏向外界时,拥有一个可以“退守”的纯私人空间就愈发重要。这里是百分之百安全的空间,我绝不会将其公之于众。

拉斯艾丁格主演的电影《波斯语课》

澎湃新闻:这些年你一直深耕于《哈姆雷特》《理查三世》等几部戏,是什么吸引着你一直在舞台上?

拉斯艾丁格:舞台对我而言是一场永恒的挑战。英国剧作家萨拉・凯恩(Sarah Kane)曾说过:“戏剧没有记忆,这使其成为最具存在主义色彩的艺术形式。”戏剧的核心,就在于“当下”的乌托邦。生活本就是关于“失去”的过程,你无法紧握它,它始终在流动,从不停歇,也从不静止。而这正是生活的美妙之处:没有什么会永恒存在。

我热爱表演,始终期待着踏上舞台的那一刻。舞台上那种独特的寂静,以及全神贯注的状态,都是我无比享受的。这更像是一种人生哲学。

对我来说,舞台就意味着整个世界。

《理查三世》剧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