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家上市车企三季报:过半车企实现盈利 3家营利、销量全增长 广汽净利润骤降3691%

亿通速配 亿通配资 2025-11-01 2 0
   

  红星资本局11月1日消息,截至目前,全部A股车企及部分H股车企已陆续发布2025年三季度报告,从盈利能力和销量上看,行业呈现明显分化态势。

  红星资本局统计11家乘用车上市公司前三季度核心数据(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销量)发现:(600104.SH)、奇瑞汽车(09973.HK)、(600733.SH)三项指标同比全增;(002594.SZ)、(601633.SH)、(000625.SZ)3家企业增收不增利。

  另外,(601238.SH)、(600418.SH)三项指标全线下滑,且由盈转亏。(000572.SZ)、(000980.SZ)销量数据暂缺。

  6家车企营收破千亿元

  广汽、江淮营收下滑

  从营收上看,2025年前三季度,这11家乘用车上市公司中,有6家的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分别是比亚迪上汽集团奇瑞汽车长城汽车长安汽车

  长城汽车表示,本报告期公司实现销量和营业收入的同比增长,同时因加速构建直连用户的新渠道模式,以及加大新车型、新技术的上市宣传及品牌提升,投入增加导致收益波动。

  比亚迪上汽集团奇瑞汽车的营收排名前三,分别是5662.66亿元、4689.9亿元和2148.33亿元。北汽蓝谷海马汽车和奇瑞汽车的营收增速最快,分别为56.7%、19.84%和17.94%。

  上汽集团在业绩报告中解释称,业绩上涨是因为公司通过全力开拓市场,销量实现较快增长;同时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提高运营效能,成本费用得到有效控制,并进一步加强了资金管理。

  9家乘用车上市公司的营收实现同比增长,只有广汽集团江淮汽车同比下滑。

  江淮汽车对此解释称,业绩变动主要系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境外汽车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等影响,公司出口业务有所下滑;公司高端智能新能源乘用车项目尚处于产能爬坡期,尚未呈现规模效益;上年同期公司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资产处置收益大幅增加,本报告期内同比减少所致。

  6家车企实现盈利

  广汽集团净利润下滑3691%

  从净利润上看,2025年前三季度,这11家乘用车上市公司中,有6家的净利润为正,分别是比亚迪、奇瑞汽车、长城汽车、上汽集团、赛力斯长安汽车,其余5家录得净亏损。

  比亚迪、奇瑞汽车、长城汽车的净利润排名前三,分别是233.33亿元、143.65亿元和86.35亿元。广汽集团北汽蓝谷和江淮汽车的净亏损最高,分别为43.12亿元、34.26亿元和14.34亿元。

  2025年前三季度,比亚迪、长城汽车和长安汽车的净利润出现同比下滑,海马汽车广汽集团和江淮汽车由盈转亏,北汽蓝谷和众泰汽车的亏损同比收窄。

  赛力斯的净利润同比增速最快,为31.56%;广汽集团的净利润下滑幅度最大,同比下滑了3691.33%。

  赛力斯表示,净利润同比增加,主要是因为公司坚持软件定义汽车的技术路线,坚定用户定义汽车的市场导向,丰富产品布局,2025年1-9月和三季度相比同期毛利率增加,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对于业绩变动,广汽集团表示,主要是受国内汽车行业竞争激烈、以及需求结构快速升级导致汽车销量与盈利下滑,以及上年同期如祺出行港股上市估值溢价,利润总额同比减少等综合因素所致。

  6家车企销量增长

  赛力斯单车盈利过万

  2025年前三季度,这11家乘用车上市公司中,有6家的销量实现同比增长,广汽集团、赛力斯、江淮汽车出现同比下滑,海马汽车和众泰汽车今年目前未公布销量。

  比亚迪、上汽集团、长安汽车和奇瑞汽车的销量超过200万辆,分别为326.01万辆、319.33万辆、206.61万辆和200.78万辆。北汽蓝谷的销量最低,为11.15万辆,但同时也是销量增长最快的车企。

  按照净利润/销量来计算,赛力斯的单车盈利最高,为1.56万元,是唯一一家单车盈利过万元的车企。紧随其后的是长城汽车、比亚迪和奇瑞汽车,分别为0.94万元、0.72万元、0.72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2025年上半年,仅赛力斯和北汽蓝谷的单车盈利实现增长,其余7家都出现下降。

  红星新闻记者吴丹若

  (文章来源:红星资本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