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投大佬的新号?杨东、陈光明先后“封盘”

亿通速配 万生配资 2025-11-01 3 0


  睿远基金陈光明旗下的睿远洞见价值系列专户产品自11月起“封盘”,知名基金经理杨东执掌的宁泉资产10月29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决定自2025年10月30日起,暂停接受公司旗下所有基金的新投资者首次申购申请,存量投资者追加申购不受影响。业内人士表示,私募“封盘”大多是源于资金涌入节奏过快,或对市场预期趋于谨慎。

  知名百亿级私募宣布“封盘”。

  据中国基金报记者了解,近期,多家销售渠道陆续通知,睿远基金陈光明旗下的睿远洞见价值系列专户产品自11月起“封盘”。

  据公开资料介绍,陈光明是睿远基金创始人及投资经理,深耕中国资本市场超过 25 年,可以说是价值投资理念在中国本土化的实践者。他管理的睿远洞见价值一期及二期专户产品分别在2018年、2021年对外发行,每次均在高净值客户人群中引发上百亿元销售狂潮,一举一动备受资管行业关注。

  近期,除了陈光明旗下产品之外,多只公私募基金也相继发布“限购令”。业内人士表示,伴随着资本市场持续向好,基金发行市场回暖,增量资金入市热情回升,限购可以控制产品规模、保护持有人利益,同时有利于基金经理投资运作。

  据上海证券报,知名基金经理杨东执掌的宁泉资产10月29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决定自2025年10月30日起,暂停接受公司旗下所有基金的新投资者首次申购申请,存量投资者追加申购不受影响。据公开资料,宁泉资产为知名百亿级私募,因此其“封盘”动作备受市场关注。

  业内人士表示,私募“封盘”大多是源于资金涌入节奏过快,或对市场预期趋于谨慎。近期伴随着市场震荡上行,私募发行市场确实持续回暖,增量资金加速入场,有望形成结构性行情的有力支撑。不过在4000点之上,投资需更多关注估值安全性,结合业绩均衡布局。

  陈光明旗下专户产品宣布封盘

  据中国基金报记者从渠道处了解,近期,多家销售渠道陆续通知,睿远基金陈光明旗下的睿远洞见价值系列专户产品自11月起“封盘”。未来何时恢复开放,另待基金管理人通知。

  此外,据渠道人士透露,此前,睿远洞见价值一期、洞见价值二期系列专户产品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严控规模,不接受新客户申购,此次“封盘”是同时针对新、老客户,这也意味着老客户追加申购也同时暂停。

  公开资料显示,陈光明是睿远基金创始人及投资经理,拥有超20年的证券从业年限,曾任资产管理业务总部总经理,东方证券总裁助理,上海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董事长。

  他在资管行业拥有较大的号召力,他管理的睿远洞见价值一期专户产品在2018年首发时,合计募集金额突破百亿元大关。2021年,同样是他掌舵的睿远洞见价值二期专户在等多个销售渠道对外发行,尽管设置了500万的购买门槛以及5年的锁定期,首日依旧大卖超116亿元,在当时引起了资本市场极大关注。此次“封盘”也同样引发市场关注。

  作为价值投资理念在中国的实践者。陈光明始终倡导“做时间的朋友”,用理性与耐心诠释投资的本质。

  他倡导价值投资、长期投资,认为价值投资有时就像种庄稼一样,播下种子,在阳光雨水中静待成长、收获。而投资资本市场,大多数时候最好还是以农民的心态“长期耕种”,而不是以猎人的心态“打猎”因为“打猎”的水平要求高,难度非常大。

  他在《证券分析》推荐序中写道,他的价值投资理念和方法一直在发展进化,准确评价企业内在价值中的未来价值,无疑是价值投资最重要的进化。

  从投资实践看,静态明显低估的标的在A股不多,而过去20多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一批批优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陈光明秉承着价值投资理念,以合理的估值投资了一大批优质企业,大概率能够分享这些优质企业的长期价值创造。

  随着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投资对企业的质地、增长的确定性、估值等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需要更严格地遵循价值投资的基本原理,持续提升评估内在价值的能力,保持长期视角和逆向思维,要实现长期大概率的投资成功,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

  他还是坚定的逆向投资者,他曾说过:“牛市的时候要当心一点,风险偏好降低一点;而在熊市来临之后,大家都觉得不可投资的时候,我们要站在反方。在那个时刻,我们买了很多中国的优秀企业而且一直持有。”

  宁泉资产暂停接受新投资者申购

  宁泉资产10月29日发布公告称,根据公司投资管理运作需要,公司决定自10月30日起,暂停接受旗下所有基金的新投资者首次申购申请,存量投资者追加申购不受影响。即公告日之前已持有原基金的存量投资者可追加申购,暂停接受新投资者的申购申请(不含已预约或在途资金)。后续公司旗下基金恢复申购的日期,以公司公告为准。

  公开资料显示,宁泉资产掌门人为知名基金经理杨东,2007年杨东在市场高点提醒股市风险。2015年一季度末,他也因市场过热而提示风险,2020年3月,杨东则发声提示市场处于底部区域。

  多位渠道人士透露,由于杨东多次在市场关键位置精准发声,宁泉资产在行业中颇具知名度,目前管理规模超500亿元。

  保护持有人利益,多只公、私募基金开启限购

  为了保持规模平稳增长、保护持有人利益,最近一段时间,公私募基金频发“限购令”。

  私募基金方面,10月29日,另一位资本市场大佬杨东设立的宁泉资产发布公告称,根据投资管理运作需要,自2025年10月30日起,暂停接受旗下所有基金的新投资者首次申购申请,存量投资者追加申购不受影响。

  更早之前的5月30日,睿郡资产发布公告称,本着业绩优先、适度控制规模的原则,董承非管理的产品自6月8日起暂停接受新客户申购申请。6月中旬,量化私募衍复投资公告,自7月1日起关闭所有中证500指数、、万得小市值概念指数增强产品的新客户申购。

  公募基金领域,10月31日,永赢基金公告,高楠管理的永赢惠添利、永赢睿恒、永赢睿信、永赢融安等多只基金自11月3日起设置单日50万元的大额申购上限。10月30日,富国基金公告,范妍管理的富国均衡投资混合基金自10月31日起设置单日100万元的大额申购上限。

  业内人士指出,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中提到,改革基金公司绩效考核机制。出台基金公司绩效考核管理规定,要求基金公司全面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适当降低规模排名、收入利润等经营性指标的考核权重。基金投资收益指标应当涵盖基金产品业绩和投资者盈亏情况。

  过去,“规模排名”和“收入利润”是基金公司考核重点,这导致了行业普遍存在“重首发、在市场相对高位扩张规模”的短期行为。基金公司有动力不断发行新基金、做大规模,但投资者的盈利体验却未必与之同步。

  新的绩效考核机制正在推动基金公司从“卖方思维”向“买方思维”转变,通过限购抑制投资者冲动入市的行为,有助于提升投资者获得感。虽然短期内该机制可能限制了规模的快速增长,但长期看,通过让更多投资者真正赚到钱,才能建立起好口碑,实现规模的良性发展。

  私募发行市场活跃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宁泉资产此时“封盘”,侧面反映出私募发行市场的持续活跃。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简称“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10月29日,10月新备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数量达806只,相比于9月同期的721只有所增加。另外,据私募排排网统计,今年前三季度,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备案数量达8935只,较去年同期的4718只大幅增长89.38%。

  深圳一家私募高管对上证报记者透露,10月以来私募发行市场延续了前三季度的活跃度,很多百亿级私募仍在积极发行新产品或进行老产品持续营销。

  增量资金涌入过程中,百亿级私募持续扩容。

  记者从私募排排网处获悉,截至10月28日,百亿级私募数量增至108家,较9月底的96家,增加12家。拉长时间来看,今年以来百亿级私募数量已经增长了17家。具体到管理人,10月以来喜岳投资、平方和投资、上海孝庸私募、大道投资、超量子基金、诚旸投资等6家为新晋的百亿级私募,上海新方程私募、望正资产、宽投资产、远信投资、赫富投资、旌安投资等7家为重回百亿阵营。

  4000点之上优化投资组合

  面对宁泉资产此时的“封盘”动作,市场有声音猜测其背后或是对4000点以上市场的相对谨慎预期。不过,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支撑权益市场震荡上行的中长期因素未发生变化,A股远未走到高估的阶段,当前要做的是保持在场,优化结构。

  星石投资近日发布观点称,国内经济动能有望向科技、消费等新动能切换,中期预期的稳定有助于带动股市情绪中枢逐步抬升。

  北京一家私募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称,目前增量资金入市的步伐仍然是稳健的,有望成为中期市场走势的重要支撑。与此同时,政策层面在稳增长、“反内卷”等方面的持续发力,将会极大提振市场风险偏好,因此结构性机会值得期待。

  当然,不少私募也在逐步调整优化组合结构。一位私募创始人对上证报记者表示,市场的信心似乎越涨越坚定,但不能忽略的事实是:部分个股、行业自去年9月底以来的累计涨幅较为可观,因此,即使当前对指数仍持比较乐观的看法,在结构上也要防范风险。公司在9月中旬逐步减持部分涨幅过大、估值偏高的科技品种,尤其是部分概念性过强的标的,同时增加了对新能源和消费板块的配置。

  煜徳投资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市场上涨总体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特征,部分行业板块可能在短期存在一定的高估。因此,公司接下来将继续保持把握结构、相对均衡配置的策略,不仅看好稀缺性资源(金、铜、稀有金属等)的重估机会,“反内卷”政策环境下的煤炭行业机会,还青睐科技创新成长方面机会,以及可能受益于政策信号的传统消费股、地产基建产业链的反转机会。

  本文综合自中国基金报上海证券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