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举办“清朗e企来”活动,探讨“饭圈”网暴治理多元路径

亿通速配 亿通配资 2025-10-29 1 0

10月28日,由上海市委网信办、上海市互联网业联合会共同主办,徐汇区委网信办承办,以“聚力反暴 共建清朗”为主题的“清朗e企来”沙龙活动在上海电影集团的支持下顺利举行。来自政府、高校、行业组织、互联网平台、MCN机构等各方代表参加活动,共同探讨“饭圈”网暴治理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路径。活动现场,上海市委网信办、市体育局、市公安局网安总队分别从协同治理网络生态、营造健康粉丝文化、网络执法实践等角度进行了主题分享。

四位嘉宾代表深入探讨了“饭圈”文化的健康发展与网络暴力的防治路径。

围绕现场放映的反网暴主题电影《恶意》,该片两位导演通过视频形式为大家分享了对网暴治理的思考与建议。来自澎湃新闻、华东政法大学、北京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咪咕视讯的嘉宾代表深入探讨了“饭圈”文化的健康发展与网络暴力的防治路径。

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副教授胡裕岭从网民视角解析“饭圈”网暴治理路径,他建议搭建受害者“救生通道”司法救济通道或是社会反网暴救助中心等,让受害者不再孤立无援。结合以往的网暴新闻事件,澎湃新闻主笔沈彬表示,“饭圈”网暴逐渐呈现低幼化的特征,且逐渐蔓延至体育界,但网暴界定存在“软暴力”认定难、取证成本高、跨平台追责衔接不畅等问题,诉讼成本也较高。北京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笑声则建议,平台升级对网暴信息的拦截,建立更快速的举报通道,加大对施暴者的惩罚力度。在网站平台加强体育领域“饭圈”乱象治理方面,咪咕视讯副总编辑陈坚白坦言,应建立全周期的防控机制:赛前提前排查风险,赛中“多道防线”,主动引导用户文明发言等。

现场嘉宾共同指出,畸形“饭圈”文化不仅挑战公序良俗和法律底线,更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并且逐步从文娱领域向体育领域蔓延。“饭圈”网暴的治理,必须强化监管引导、行业自律和公众参与的多方协同。唯有斩断“流量至上”与“饭圈”经济的畸形绑定,严厉打击造谣传谣、恶意攻击等违法违规行为,帮助青少年筑牢防暴抵暴的健康心理防线,推动网络空间从“戾气弥漫”转向“善意流动”,才能有效防范网暴旋涡形成。活动指出,破除“饭圈”乱象,远离网络暴力,需要每一位网民主动远离“饭圈”戾气,拒绝参与“控评”“互撕”“开盒”,不做流量的“追随者”,而做文明的“践行者”。让作品赢得尊重,让体育回归本真,让恶意的荆棘转化为善意的森林,聚力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向上、清朗的网络生态。

活动现场,由上海市互联网业联合会牵头,小红书、哔哩哔哩、得物、咪咕视讯、爱奇艺、米哈游共同发布上海属地网站平台《抵制“饭圈”网暴 共建清朗网络环境》自律公约。公约就健全治理体系、倡导健康文化、提高治理实效、强化网络救济、协同共治共享等五方面做出约定,旨在充分发挥行业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和企业规范引导,压实网站平台防范网络暴力主体责任,共同守护清朗网空间。此外,由腾讯公司自研游戏《光与夜之恋》创作的反网络暴力公益宣传漫画同步发布。

多家上海属地网站平台共同发布《抵制“饭圈”网暴 共建清朗网络环境》自律公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