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款琼脂糖面部注射填充剂上市,如何影响千亿医美市场?

亿通速配 万生配资 2025-10-29 1 0

国内千亿医美市场迎来新选手。

10月28日下午,中国生物医美事业部于上海举办了安珍适Algeness VL的品牌发布活动,标志着“琼脂糖”这一新型生物材料在中国医美市场正式上市。

此次上市的产品是国内首款琼脂糖面部注射填充剂,由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医学美容板块兰州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代理,合作方是美国医美生物科技公司Advanced Aesthetic Technologies,Inc.(简称“AAT”)。

2019年9月,中国生物就与ATT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股权及产品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今年1月,Algeness VL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进口Ⅲ类医疗器械注册许可。此前,该产品已进入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开数据显示,中国医美产业规模已经突破3000亿元大关,其中医美注射细分市场规模也在经历爆发型增长,从2018年的257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67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21.1%,预计2027年将进一步扩张至1470亿元。

在上述发布活动上,AAT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Mr.Doug Abel表示:“我们和中国生物(医美事业部)的合作非常重要,因为在2021年之后,全球填充剂市场发生了爆发性的显著增长,特别是在亚太地区,而中国作为其中一个蓬勃发展的国家,正在成为亚洲医美市场的巨大驱动力,或也将成为全球填充剂消费增长速度最快的细分市场。”

在高增长的背景下,中国注射医美市场面临一定的挑战。具体到供给侧,随着研发的不断推进,市场上合规的注射材料空前丰富,但也陷入了同质化竞争、低价竞争的困境。从需求端来看,消费者更加关注成分、安全性等因素。

传统面部注射材料在持久度、安全性和自然效果方面存在一定局限,而琼脂糖被视为替代传统填充材料的革命性选择。据中国生物介绍,不同于传统透明质酸填充剂,此次上市的Algeness VL无吸水性,有利于医生和消费者更为直接地掌控塑形结果。此外,琼脂糖具有低栓塞特性,进一步提升了注射操作的安全性。

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孙京林介绍,“我们此次发布的是2.5%浓度的(安珍适)琼脂糖产品,后续我们会有一系列不同浓度的产品也在注射申报中,希望不久的将来能够满足多个部位多种注射用途的需求。”

从公开信息来看,琼脂糖这种医美材料在国内还是一片蓝海。除了中国生物代理产品,国内布局企业并不多,走在最前面的是上海花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其首个注射用琼脂糖填充剂AG15已成功完成研发输出,并进入临床注册阶段。9月1日,花瓣生物上海外高桥研发生产基地净化车间项目正式开工。该基地定位为全球领先的琼脂糖凝胶研发生产中心。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琼脂糖类填充剂将为爱美人士提供新的选择,但新的医美产品也意味着需要重新对消费者进行科普教育,逐步建立接受度和认知度。同时,还要对医生进行培训,使其掌握产品的操作手法、注意事项等。因此,新品上市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属于市场教育阶段,这考验相关企业的综合能力,也是新医美产品商业化阶段的不确定性。

值得关注的是,越来越多的国内药企开始将医美业务作为业绩增长的新引擎,既有代理产品,也有自研产品。如华东医药提出“打造全球领先医美企业”的目标。最新的三季报提到,公司国内和国外核心医美市场注册工作均全面推进,包括三类医疗器械含利多卡因注射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MaiLi Precise的中国注册上市申请已于2025年10月获得受理。

今年6月,乐普医疗(300003.SZ)自主研发的聚乳酸面部填充剂(俗称“童颜针”)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注册批准,这家国内心血管器械龙头企业进入皮肤科领域。10月27日,该公司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童颜针”自8月初发货至今,含税收入1亿元左右,业绩超出预期,医美业务板块下达的明年收入目标为10亿。

医美行业人士指出,除了市场规模大、潜力大、利润高等特点,药企加码医美赛道的另一重关键因素是,医美大都属于自费产品,不受医保等支付端的影响,消费者接受度高、支付意愿强,现阶段,业绩贡献能力也较传统制药业务更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