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星医药前三季度创新药收入增18%,拟分拆疫苗业务子公司上市

亿通速配 万生平台 2025-10-28 3 0

复星医药交出了收入下降但净利润上涨的三季报,并宣布拟筹划分拆控股疫苗业务子公司在港股上市。

10月28日,复星医药(600196.SH;02196.HK)公布2025年三季报。2025年前三季度,复星医药实现营业收入293.93亿元,同比下降4.91%,其中创新药品收入超67亿元,同比增长18.09%;归母净利润为25.23亿元,同比增长25.5%。单独看第三季度,复星医药实现收入98.79亿元,同比下降5.46%,归母净利润8.21亿元,同比增长4.52%。

复星医药三季报

对于收入的同比下降,复星医药称,主要受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续标及部分地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开展的影响。净利润等同比增加则主要是因为出售和睦家剩余权益以及其他非核心资产的收益贡献。

2025第三季度,复星医药自研的多款创新药品取得关键进展。例如,2025年9月,自主研发的地舒单抗注射液60mg/mL、120mg/1.7mL两项规格均先后在美国和欧盟获批上市,成为首个在海外获批的国产地舒单抗,并覆盖相关区域原研已获批的所有适应证;复星凯瑞的第二款CAR-T产品布瑞基奥仑赛注射液的药品注册申请于2025年9月获国家药监局受理,申报适应证为复发或难治性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成人患者。

研发投入方面,2025年前三季度,复星医药研发投入共计39.98亿元,同比增长2.12%,其中研发费用27.3亿元。2025年第三季度的研发费用为10.13亿元,同比增长28.81%,主要投入于包括核药、细胞治疗在内的创新平台及HLX22(重组人源化抗HER2单克隆抗体注射液)、注射用HLX43(靶向PD-L1抗体偶联药物)等管线的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

在发布三季报的同时,复星医药还对外宣布,拟筹划分拆控股子公司复星安特金于香港联交所上市。建议分拆上市尚处于前期初步论证阶段,因此尚无具体方案。

复星安特金是复星医药的疫苗业务平台企业,成立于2012年7月,注册地为四川省成都市,注册资本为3万元,法定代表人为王可心。截至10月28日,控股子公司上海复星医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持有复星安特金约70.08%的股权、其他17方股东合计持有其约29.92%的股权。

产品方面,其自主研发的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三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等产品已分别于中国境内获批上市;其自主研发的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于中国境内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及24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于中国境内处于I期临床试验阶段、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亦已于中国境内获临床试验批准。

业绩方面,截至2024年12月31日,复星安特金的总资产为人民币34.5864亿元,所有者权益为22.8704亿元,负债总额为11.716亿元;2024年,复星安特金实现营业收入为9742万元,净利润为-1.2339亿元。根据复星安特金的管理层报表,截至2025年6月30日,复星安特金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316亿元,净利润为-5845万元。

复星医药称,建议分拆上市是为了更好地促进集团旗下具备一定细分行业平台能力的控股子公司企业管治水平持续提升和稳健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此外,建议分拆上市有利于复星安特金进一步扩宽融资渠道、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有利于本集团进一步深化在疫苗领域的布局,增强本集团的综合竞争力。

复星医药还强调,建议分拆上市预计不会影响本公司对复星安特金的控制权、不会对本集团其他业务板块的持续经营运作和本集团的持续盈利能力构成实质性影响、不会损害本公司独立上市地位。

截至10月28日收盘,复星医药A股报28.61元/股,跌2.05%,市值764.01亿元;H股报23港元/股,跌2.79%,市值614.2亿港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