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1日,源自英格兰、由英格兰足总(FA)官方认证的青少年超级联赛 Junior Premier League(简称JPL)在上海举行中国区揭幕仪式,标志着这一国际青训体系首次系统性进入中国。
JPL将以“国际标准+本地执行”为核心路径,在校园、园区与俱乐部之间打通成长通道,系统提升中国青少年足球的训练质量、竞赛频次与发展可能性。

一整套青训体系的在地重建
创立于2011年的JPL,是目前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青少年足球体系之一,业务已覆盖英国、北美、中东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连接5万余名青少年球员,并吸引利物浦、曼联、皇马、阿森纳、巴萨等世界级俱乐部参与旗下赛事。其女子联赛“JPL Warriors”更是全球发展最快的青少年女子足球赛事平台之一。
在当天开幕式上,JPL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马丁(Martin Brock)现场发表致辞时表示,“青训不是造星,而是激发孩子的热爱与责任感。我们创立JPL,是为了让所有热爱足球的孩子都能在被尊重、被支持的环境中茁壮成长。”他强调,JPL所坚持的“以球员为中心”的理念,不仅关注比赛表现,更注重每位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与人格塑造。
JPL中国区项目将在四大赛区(华北、华东、华南、西南)率先启动,构建涵盖“城市海选—区域联赛—全国总决赛”的三级赛事体系,并同步引入职业级集训营、统一注册体系与国际赛事接轨机制。每年,全国冠亚军队伍将赴英参加JPL世界杯,与海外青训精英同场竞技。
“JPL落地不是一次赛事引进,而是一整套青训体系的在地重建。我们将把JPL的系统理念与中国本地教育体系结合,打造‘学校—园区—俱乐部’贯通机制,让孩子既能在家门口踢出高水平,也具备与世界标准对接的路径可能。”
马丁也表达了对上海首站的高度期待:“我们昨晚刚在街头散步,就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活力与开放。足球是一种连接世界的语言,而上海是一个可以连接梦想的地方。对JPL而言,来到这里,不是阶段性的终点,而是使命在中国继续书写。”
根据JPL公布的规划,未来三年内,JPL中国将逐步拓展至更多城市与省份,通过构建标准化青训体系、举办高频次优质赛事、推动家庭与学校深度参与,激发中国青少年足球在教育、文化与竞技三重路径上的内生动力。JPL的愿景,是让孩子们从一块球场出发,走向课堂、走进世界,走进他们选择的人生。

建立服务数十万人的创新网络
目前,中国足协官方举办的青少年联赛最低年龄组别为U13,今年该赛事进入第四届,9月14日,U13组决赛次回合中,恒大足校U13队通过点球大战以双回合总比分6比5战胜浙江U13队,夺得冠军。赛后接受采访过程中,两支球队主教练都表达了小球员需要更多高水平比赛锻炼的观点。
JPL赛事主办方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第一届比赛目前计划针对的年龄段是U9至U13,从年龄段来说,这正好无缝衔接了中国足协官方组织的中青赛。“短期内,我们会聚焦于如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核心城市,进行模型的深度打磨,并期望在这些城市能招募到数千名高质量的创始参与者。”
“放眼整个项目周期,我们的愿景是建立一个覆盖全国上百个城市、服务数十万人的创新网络。 不过,比起单纯的数字,我们更看重的是能为每个城市和每位参与者创造的真实价值,确保项目的健康与可持续增长。”
根据中国足协公布的官方数据,第四届U13中青赛增设了大区赛,形成地方预选赛、大区赛、全国总决赛的三级赛事架构,学校、体校、社会青训机构、俱乐部青训梯队均可参赛。地方预选赛阶段共有多达351支参赛球队,7681名参赛球员,进行了944场比赛。
大区赛比赛于7月10日至23日在沈阳、青岛、银川、盐城、泸西、漳州等六个大区进行,共84支参赛球队,1762名参赛球员,进行了237场比赛。
总决赛小组赛阶段在沈阳赛区进行,共32支参赛球队,693名参赛球员,进行64场比赛。总决赛淘汰排位赛阶段比赛继续在沈阳赛区进行,共16支参赛球队,进行34场排位赛比赛。
历经四年的中青赛已经逐步成形,而JPL这项全新的国际赛事是否能给中国青训赛事体系带来亮点?时间会给出答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