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赋+努力。”在小提琴家黄蒙拉看来,这是17岁的章奥哲在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脱颖而出的关键。
2002年,22岁的黄蒙拉在帕格尼尼夺冠。23年后,17岁的章奥哲在同一赛事摘金。两位冠军都来自上海音乐学院。这是一场跨越23年的接力,也是上海音乐学院优秀的教学传统在一代代小提琴学子身上的延续。

黄蒙拉和章奥哲
“他是我的同事、好友何弦教授的学生,我也给他上过不少课。”黄蒙拉对澎湃新闻记者说,他看着章奥哲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这是一个踏实好学、愿意思考的孩子。”
谈及章奥哲在帕格尼尼中的表现,黄蒙拉并不意外。他认为,章奥哲的特质是“稳定、全面”。今年上半年,在日本仙台国际比赛担任评委时,黄蒙拉聆听了章奥哲的三轮演奏,对他的表现印象深刻:“他非常成熟,完全有夺冠的实力。”
“他有时也会有点紧张,但丝毫不会影响他在舞台上的发挥。有些人在舞台上会打折扣,他在舞台上的发挥只会更好。”
章奥哲卓越的表现背后,是多年的刻苦训练。黄蒙拉观察:“在技术准备上,他一向很充分,多年来大量的技术训练,以及多部作品的反复学习,使得他的技术能力已经足够应付几乎所有的乐曲。”
除了扎实的技术基础,黄蒙拉也很欣赏章奥哲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他的舞台的魅力,他对作品的理解和表达、内在的情绪力量等,都非常出色。”
作为帕格尼尼金奖的获得者,黄蒙拉深知这一奖项对音乐生涯的影响。对于章奥哲的未来,他有着更长远的期待,“每个国际大赛都是一个里程碑,我们对奥哲的希望是摘得更多的桂冠。”
比赛的成绩和荣耀是一时的,未来要想走好音乐路,章奥哲还面临很多挑战。对此,黄蒙拉很乐观,“音乐的人生道路漫长而曲折。他的个性、他的家庭,以及专业老师何弦教授,对他都有非常正向的帮助,这是很难能可贵的。”
“未来的道路,只能他自己去选、去走,我们只能祝福他越来越精彩,也期待他创造更大的辉煌。”黄蒙拉说。
黄蒙拉和章奥哲跨越23年的接力,也体现了上海音乐学院在教学上的优势。
“何弦教授对所有学生,都如亲人一般地关心,不遗余力地在生活上、学业上大力帮助。这和俞丽拿老师的教学传统,一脉相承。”黄蒙拉也是这一教学传统的受益者。他感叹:“只要提供足够优质的土壤,江山代有人才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