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商担忧中国稀土管制期限,竞相寻求应对之策

亿通速配 万生配资 2025-10-21 3 0
     

  随着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期限日益临近,全球汽车制造商正在全球范围内紧急寻找关键稀土资源。企业高管担忧,管制措施可能导致零部件短缺,甚至引发工厂停产。

  稀土磁体是汽车众多部件的核心动力来源,可用于后视镜、音响、油泵、挡风玻璃雨刷,以及燃油泄漏传感器和制动传感器等;在电动汽车(EV)中,其作用更为关键。

  尽管此前美中达成的一项协议暂时缓解了供应链威胁,但今年早些时候类似的管制措施已耗尽了库存,且中国政府还收紧了出口许可证的发放条件。

  此后,中国大幅扩大了出口管制范围,导致全球企业面临稀土供应短缺。

  咨询公司艾睿铂(AlixPartners)估计,中国控制着全球高达 70% 的稀土开采量、85% 的稀土精炼产能,以及约 90% 的稀土金属合金与磁体产量。

  中国新的出口管制清单包含镱、钬、铕等元素,这些元素同样用于汽车制造。

  “目前局势非常紧张,” 德国金属粉末供应商 NMD 的首席执行官纳丁・拉杰纳(Nadine Rajner)表示,并补充称,客户希望从中国以外的任何地方采购稀土。

  拉杰纳指出,尽管瑞典等国家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但缺乏将其转化为可用材料的矿山或精炼产能。而在重稀土领域,中国控制着全球 99.8% 的精炼产能,其他替代来源的规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我们的产品几乎售罄,库存也十分有限,” 拉杰纳说。

  稀土可从废旧汽车中回收,但该行业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由集团(RNO.PA)支持的企业 Neutral,目前在法国每年从 40 万辆汽车中回收稀土,并与欧洲 15 个汽车品牌签订了合作协议。

  但 Neutral 首席执行官让 - 菲利普・巴霍德(Jean-Philippe Bahuaud)表示:“目前的挑战在于扩大这类回收业务的规模。”

  “库存已基本耗尽”

  即便中国供应商能在 11 月 8 日出口管制生效前完成新订单交付,货物经海运抵达欧洲也需要 45 天。而稀土供应瓶颈的威胁,只是汽车行业面临的诸多难题之一。

  中国此前已对锂离子电池及电池材料实施出口管制,引发了市场对电动汽车零部件供应的担忧。

  此外,上周中国与荷兰之间围绕鲜为人知的荷兰芯片制造商安世半导体(Nexperia)爆发知识产权纠纷,也引发了工厂停产担忧 —— 该公司为大量汽车零部件供应芯片。

  汽车制造商还面临美国关税带来的挑战,预计将在第三季度财报中详细披露相关成本影响。

  纽约证交所 - 实时股价(单位:美元)

  公司(GM)

  • 关注 | 查看报价详情
  • 收盘价:58.00 美元,下跌 0.38 美元,跌幅 0.65%(美国东部时间下午 4:00:02)
  • 盘前价:56.95 美元,下跌 1.07 美元,跌幅 1.84%(美国东部时间凌晨 4:40:13)
  • 高级图表 | 加载 GM 股价图表
  • 日期 | 收盘价 | 开盘价 | 最高价 | 最低价
  • 1 日 5 日 1 月 6 月 今年以来 1 年 5 年 全部

  然而,中国通过掌控稀土对汽车行业形成的主导地位,仍是最棘手的问题之一。

  “他们(中国)能在两个月内让我们整个汽车行业陷入停滞,” 北美区采购与供应商开发集团副总裁瑞安・格里姆(Ryan Grimm)表示。

  博世集团(BOSCHLTD.NS)法国、比荷卢(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及欧洲西部和南部地区总裁布鲁诺・加埃里(Bruno Gahery)表示,预计汽车行业会在管制期限前 “囤积稀土”。

  但为(005380.KS)供应磁体的某供应商高管透露,尽管该公司在今年早些时候储备了库存,“但大部分已基本耗尽”,目前供应十分紧张。

  三位行业消息人士向路透社透露,10 月 9 日中国宣布新的出口管制措施后,部分中国稀土出口商立即收到了海外客户的大量订单。

  无稀土电机研发

  汽车制造商正采取措施减少对稀土的依赖。

  通用汽车(GM)等车企,以及采埃孚(ZF)、(BorgWarner)等主要零部件供应商,正研发低稀土含量或无稀土的电动汽车电机;YY>(BMW)和雷诺(Renault)已推出无稀土电机。

  英国企业 Monumo 利用人工智能(AI)和深度科技模拟技术,帮助客户降低现有量产电机中的稀土含量。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多米尼克・维尔吉内(Dominic Vergine)表示,其客户包括全球十大车企中的多家,通过该技术,这些客户的电机稀土含量平均降低了 24%。

  汽车制造商还在大力研发用于下一代电动汽车的无稀土电机,以进一步提升性能。

  但行业专家表示,这些电机大多需数年时间才能落地;在中国以外地区开发新稀土矿山和加工厂的努力同样耗时长久,且中国可通过维持低价策略来削弱这些项目的竞争力。

  专家指出,美国政府对稀土供应威胁的重视程度远高于欧洲。

  供应链专业机构 SC Insights 的联合创始人安迪・莱兰(Andy Leyland)表示,中国一直致力于通过低价策略竞争,且未来仍将如此。

  “中国企业总能以更低价格抢占市场,” 他在谈及无稀土电机研发时表示,并补充称,面对价格更低的含稀土磁体电机,汽车制造商可能难以证明采购更昂贵的无稀土部件的合理性。

  “因此,这是一项风险极高的投资。”

  与此同时,预计中国将继续通过稀土供应施加其行业影响力。

  “出口管制不会就此结束,” 稀土贸易商 Tradium 的高级经理扬・吉斯(Jan Giese)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