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35岁门槛”,多地考公考编年龄限制放宽至38岁、43岁

亿通速配 亿通配资 2025-10-12 3 0
 

  10月起,新一轮公务员招录工作进入公告发布高峰期,国家公务员考试(国考)将于近期发布招录公告。同时,多省份事业单位联考也将开启。对于想进入事业单位的“大龄青年”而言,今年迎来了一个好消息——多地放宽了考公考编的年龄要求,打破了以往的“35岁门槛”。

  在2025年下半年事业单位招聘中,四川眉山和遂宁等地将招聘年龄限制放宽至本科38周岁及以下,研究生43周岁及以下。“35岁正是职场上的‘黄金期’。”专家表示,变化的背后,既是对延迟退休政策的衔接调整,更是对经验型人才的渴求和就业公平的回应。

  四川、上海、江苏等地放宽考公考编年龄限制

  近日,多地发布了事业单位招聘公告。四川省多地明确放宽事业单位招聘年龄限制。

  9月26日,四川省遂宁市、眉山市发布2025年下半年事业单位公开考试招聘工作人员的公告,对年龄的要求均调整为本科学历要求1986年10月13日及以后出生;研究生学历要求1981年10月13日及以后出生。退役军人可在此规定的年龄基础上再放宽2周岁。即本科放宽至38岁,研究生放宽至43岁。而在上半年的招考中,遂宁市事业单位对报考者的年龄要求为35周岁及以下(部分为30岁、34岁及以下);眉山市事业单位对报考者年龄要求为本科学历1989年3月11日以后出生;研究生学历1984年3月11日以后出生。

  此前,在四川省网上群众工作平台“问政四川”上,有网友针对四川今年的事业单位招聘年龄进行提问。乐山市人社局回复:2025年下半年乐山市事业单位公招年龄条件将适当放宽。雅安市人社局回复:在2025年下半年事业单位招聘中,已有招聘单位对年龄放宽至38岁。

  此外,不同城市对于年龄的要求不尽相同。2025年下半年广元市事业单位公开考试招聘工作人员,对招聘人员的年龄要求为1986年10月13日及以后出生,其中研究生放宽到1983年10月13日及以后。对研究生学历的年龄要求放宽至41岁。

  据媒体报道,2025年1月,四川省人社厅就《关于进一步深化就业领域改革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明确要求,按照统一部署,取消应届高校毕业生身份认定限制,调整机关公招年龄上限;支持事业单位适当放宽招聘年龄条件;鼓励企业放宽用工年龄限制。

  四川省并非首个放宽考公考编年龄限制的省份。以上海为例,2025年8月8日,上海市公务员局发布“上海市2025年度考试录用执法类公务员公告”,报考条件第2条显示:年龄在18周岁以上,38周岁以下(1986年8月至2007年8月期间出生)。报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勤务职位的,年龄在18周岁以上,30周岁以下(1994年8月至2007年8月期间出生)。而2024年度,上海市考试录用执法类公务员的年龄要求依旧为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

  2025年8月15日,2025年江苏省省级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公告发布,明确遴选年龄要求为38周岁以下(1986年8月以后出生)。

  专家:有助于破解再就业难题

  早在几年前,公考对于年龄的限制已经逐步放宽,但主要针对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如2025年国家公务员招考公告显示,要求年龄一般为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8年10月至2006年10月期间出生),对于2025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83年10月以后出生)。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竹立家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放宽年龄限制有助于破解再就业难题。“事实上,35岁左右的年龄正是许多人才具备了一定工作经验,正是职场上的年龄‘黄金期’。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出现了35岁失业、难以再就业的现象。同时,对政府部门来说,也需要这些有一定职场经历锻炼,具备技术能力或者管理智慧的人才,对于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也有好处。”



  在2024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中明确提到,保障平等就业权利。坚决破除影响劳动力、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同步推进户籍、用人、档案等服务改革,消除地域、身份、性别、年龄等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畅通社会流动渠道。

  总部研究院专家李茜提到,目前公开放开年龄的这几个地区属于全方位放开,并不局限于应届生范围。同时,一些特殊岗位对于年龄仍有特殊要求,如公安执勤类岗位要求30岁以下,并没有放宽到38岁。

  李茜进一步表示,在国家发布的相关促进就业意见中,明确要求消除年龄等不合理限制。放宽年龄门槛是响应国家政策与促进就业公平的重要举措,有助于保障大家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

  同时,随着延迟退休政策正式落地,部分地区人社部门明确表示,放宽招聘年龄是为了与国家延迟退休政策相衔接,让劳动者的职业生命周期更加完整。此外,体制内的技术和管理类岗位,非常看重从业者的实践经验。35岁从业群体在应对复杂问题和群众工作等实务中经验更丰富,用人单位也很需要。放宽年龄限制可以满足特定岗位对经验型人才的需求。

  “一系列放宽年龄限制的举措为‘35岁+’群体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帮助他们实现稳定的职业发展。公务员招录政策对全社会具有风向标意义,打破‘唯年龄论’,传递出注重个人能力的积极信号,有望引导企业招聘理念的转变。随着符合条件人数的增加,公考竞争可能会更加激烈,备考需要投入更大精力。”李茜分析道。

  未来,是否会有更多地区放宽对于考公考编年龄限制?竹立家认为,考公考编的年龄限制不是全国统一的政策,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岗位情况决定。李茜认为,即将公布的2026年国家公务员招考公告,将成为重要的风向标。

  新京报记者 徐彦琳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卢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