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轮经济为何在广州南沙热起来?

亿通速配 万生优配 2025-10-11 3 0

作为千亿级潜力的产业赛道,邮轮经济成为沿海城市新一轮竞逐领域。

109日,第十五届全运会与残特奥会火种在广州南沙区成功采集,与往届不同,本届火种首次取自南海1522米深海的可燃冰。围绕十五运,南沙在同日开展招商推介活动。

邮轮经济是重点招商产业之一。南沙开发区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依托国际邮轮母港投运、深中通道通车等关键节点,南沙辐射人口超7000万,形成“一小时湾区生活圈”。

爱达邮轮方面负责人告诉界面新闻,将进一步加大华南市场布局,今年年底,“爱达地中海”号将从南沙邮轮母港开启商业运营,航线覆盖香港、日本冲绳及越南等地;“爱达花城”号在明年底完工交付后,也将专注服务广州航线。

爱达邮轮是由中国船舶集团与嘉年华集团于2018年在中国成立的合资公司,其爱达魔都号为首艘国产大邮轮。此外,公司还拥有爱达地中海号和建造中的爱达花城号。2024年,爱达邮轮完成运营84航次,运输出入境旅客达60万人次,旅客数量占全国国际邮轮市场总量的40%。随着2026爱达花城号投入运营后,爱达邮轮将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邮轮运营公司。

邮轮经济具有产业链长、带动性强的特点,有助于释放消费潜力、扩大内需,政策层面纷纷加码。3月发布的商务部《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指出,支持具备条件的城市加强国际邮轮母港配套设施建设,推动邮轮+”业态创新,打通从船上到岸上的消费场景。5月,广东发布《关于促进入境购的若干措施》,推动邮轮游艇经济消费是8条措施之一。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教授向界面新闻分析指,邮轮经济之所以被重视,一方面是产业本身呈现高增速,另一方面是疫情后消费相对承压下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例如这种新型旅游方式能撬动银发经济。加上邮轮业涉及制造业、服务业多方面,也有助于创造就业岗位。

曾刚表示,从经济带动效应来看,服务业也比制造业更高。例如汽车大约是16,投入1块钱可以撬动6块钱的价值,而邮轮业超过110,邮轮本身投入1块钱,产业链延伸的效益超过10块钱。

“国内或邻近的东亚、东南亚,这些短途航线是目前国内邮轮发展的一个方向。如果说以前中国发展邮轮行业有点‘搭便车’的意味,需要借助国际邮轮拉动旅游,而现在我们开始具备制造、运营、管理、维护的自主能力,甚至能形成以中国为中心向外拓展的新态势。不过,相应的配套体系,例如岸上服务、船员和旅客服务,也在摸索当中。”曾刚说。

作为全国三大船舶制造中心之一,广州在船舶配套和维保方面具备基础,邮轮母港所在的南沙就聚集了广船国际、中船龙穴岛基地、黄埔文冲等船舶及装备研发设计机构及制造厂。其中,广船国际已掌握了豪华客滚船设计和建造技术,并建立了内装材料国产化产业链和供应链。广船国际总经理周旭辉此前告诉界面新闻,正推动中国船舶集团内各配套系统和设备在国际高端豪华客滚船上的应用,并在船里配置由兄弟企业研发的国产化设备。

界面新闻梳理发现,广州邮轮产业发展大概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16年以前,市场基本空白,由于缺乏专业的邮轮泊位,广州无法作为母港接送旅客出国旅游。

第二阶段是2016-2019年,以试运营为主,南沙三期集装箱码头进行改造后调整为临时邮轮码头开展国际邮轮业务,这一期间呈现高增速增长,广州连续4年邮轮旅客吞吐量保持全国第三、华南第一的水平,累计接待进出港旅客达到166.59万人次,在全国邮轮市场维持着10%左右的占有率。

201911月至今为第三阶段,随着南沙国际邮轮母港(一期)建成并投入试运营,广州具备大规模发展邮轮经济的基建配套。从港口条件来看,南沙邮轮母港是华南片区规模最大的国际邮轮港口综合体,设计标准可停靠目前世界上最大的22.5万吨邮轮;年设计通过能力达75万人次,硬件设施甚至更优于上海、天津等邮轮港口。

疫情后,随着202412月“爱达地中海”号成功首航南沙国际邮轮母港,广州邮轮旅游进入常态化运营。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已累计运营26个航次,出入境旅客超14万人次,带动消费超5亿元。计划以广州为母港的爱达花城号是爱达邮轮旗下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预计在2027年开启国际航线。相比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第二艘邮轮总吨位更大、长度更长,房间数增加至2144间。

曾刚认为,国内港口规模比较大,但从产业链的价值链上来看,往高端化发展还需要时间。此外,华南母港如果能跟长江口、华北联动起来,形成网络态势而不是单独的点与点,效果会更好,“例如华南的航线重点在东南亚地区,华东的优势则是日本、韩国,船只、客源、技术、运营和维护能力等可以共享,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形成联动效益。”

为了促进邮轮经济发展,旅行入境、边检通关方面的开放和优化力度也在加大。20245月,广州南沙邮轮口岸正式实施外国旅游团入境免签15天政策,也获批成为广东省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入境口岸。

为了提升通关效率,广州已推行大型邮轮境外随船查验模式,根据船期安排和载客数量,提前为旅客办理边检手续;在优化旅客边检手续办理上,对乘坐同一航次邮轮入出境的旅客可免盖入出境验讫章、免填外国人入境卡。

在邮轮航次停靠港口的12天内,不仅吸引游客到访城市旅游,还会催生港口服务、物资补给、船舶维修等多方面产业需求。而中国港口在邮轮物资供应领域存在显著提升空间,对于一艘13万吨级的大型国际邮轮,每航次的食品、酒店用品等船供物资采购总额接近100万美元,但这些物资中仅约10%在中国港口采购。

广州也从国际邮轮靠港补给上做文章。距离南沙邮轮母港约25公里处是广州南沙保税港区,后者可为母港提供保税仓储的硬件支撑,满足邮轮船供需求。今年3月,一批货值约118万元的保税商品从南沙综合保税区运至母港,直接供应爱达地中海号邮轮,补给邮轮上的免税商店。这是自《国际邮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靠港补给的规定》正式施行以来,广东省内首单邮轮直供物资,标志着免税商品直供邮轮的供货模式在广州落地。

围绕与邮轮旅游相关的餐饮、消费等环节,南沙也在加大招商力度。109日,南沙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在推介会上表示,在首店支持上,国际、港澳、本土餐饮品牌在南沙设立首店且单家门店投资总额超过100万,最高补贴100万;在支持商业综合体升级改造上,升级工程涉及商业面积大于1万平米项目投资额超1000万,按项目投资额10%补贴、最高补贴200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