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底,《20世纪中国婚姻史》出版学术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五卷本《20世纪中国婚姻史》由首都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梁景和主持,王栋亮、余华林、李慧波、李秉奎、董怀良五人合作撰写。
20世纪中国婚姻史立体书影(全五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正式颁布的第一部法律就是婚姻法,可见婚姻变革在社会变革中的重要地位。“婚姻是民生问题,是人类基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之一。人们不但要深刻认识婚姻存在的基本价值和意义,而且要管理规范好婚姻的方式和内容。”在序言中,梁景和开宗明义地写道。他将20世纪中国婚姻的变迁置于近代以来思想解放运动和社会改造运动之中,将婚姻变革与社会变迁联系起来,注重研究婚姻中三个方面的互动关系:观念与生活的互动、各种婚姻现象之间的互动、婚姻与社会的互动。
首都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梁景和
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王洛忠教授致辞时表示,这部中国婚姻史领域里程碑式的鸿篇巨著,既有对婚姻制度演变的宏观梳理,又有对个体生命经验的微观呈现,填补了该领域研究的诸多空白。
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名誉会长郝春文教授在发言中回忆起梁景和的治学往事,郝春文说,梁景和最初在首师大做博士后的时候,条件艰苦,曾住在近代史研究所的地下室搞研究。
五卷巨著:绘制百年婚姻变迁图谱
《20世纪中国婚姻史》按五个时期进行框架结构的设计,每一时段婚姻演变的内容自成一卷。
第一卷(1901-1927)聚焦近代民族国家叙事下婚姻变革的价值建构。这一时期婚姻变革与救亡图存紧密结合,全面批判传统婚姻陋俗文化,主张新的婚姻自由观。在上层精英和知识分子中出现了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的新风尚,甚至出现了某些激进的婚姻主张,诸如“废婚主义”和“情人制”等。
第二卷(1927-1950)展现社会多样性。这一时期形成了新式恋爱观、新式贞操观和新贤妻良母主义。《中华民国刑法》《民法亲属编》《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条例》《陕甘宁边区婚姻条例》的颁布,规范了婚姻行为方式。根据地、国统区和沦陷区各有其独特的婚姻特色。
《20世纪中国婚姻史》第二卷平面书影
第三卷(1950-1966)凸显法律政策的规范性。1950年《婚姻法》提出了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具体条文,并在全国开展了贯彻执行《婚姻法》的运动。这一时期进一步出现了半自主婚姻、自主婚姻、自由恋爱、取消彩礼、新式婚礼等文明的婚姻风尚。
第四卷(1966-1980)反映组织的管控性。
第五卷(1980-2000)体现观念与行为的开放性。这一时期,人们逐渐重视个人的爱情感受以及爱情在婚姻中的位置。1980年代,青年男女可以公开表达彼此的爱恋之情。1990年代,青年人恋爱的方式和亲密关系多样化,婚姻的契约意识增强。
学界回响与现实关照:一部里程碑著作的学术价值与时代意义
座谈会上,专家学者们对《20世纪中国婚姻史》的学术价值给予高度评价,并深入探讨了其对于当下的启示意义。
中国社会史学会会长、南开大学教授常建华
中国社会史学会会长、南开大学教授常建华认为,该书“系统深入论证了20世纪中国婚姻的变迁,各卷以时间先后为序分五个阶段,重点论述20世纪中国婚姻变革的内容、特征、脉络、缘由以及发展趋向等,是到目前为止最大的一部中国婚姻史。”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教授行龙则着重肯定了其理论深度,“对于什么是婚姻,人们为什么需要婚姻,婚姻的本质是什么,婚姻变迁的内在动因是什么,我理解内在动因就是人作为一个个体,要求自己的自主、自立和个人幸福,这是一个内在的动因。”
该书的框架设计也获得了学界认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朱汉国强调,其阶段划分没有简单沿用中国通史范式,而是以1950年第一部《婚姻法》和1980年第二部《婚姻法》的颁布为关键节点,“这两个年份从中国20世纪的婚姻史来看太重要了”。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书院院长黄兴涛教授特别赞赏其方法论创新,“它不仅是一部婚姻史,而是通过婚姻这个主题来把社会文化史的方法融会贯通、系统展开的这么一个尝试。目前真的以社会文化的方法来编写这样一个专题、系统的大部头的著作,我好像还没见过。”
与会专家认为,这部巨著不仅具有重要学术价值,更对理解当代社会婚姻家庭现象提供了深刻的历史镜鉴。中华书局总编辑尹涛指出,“透过书中梳理的百年婚姻变革和教训,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婚恋自由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法律制度的护航、社会观念的包容,更需要个体自主意识的觉醒。”
中华书局总编辑尹涛
河北师范大学教授张志永提出了辩证看待的视角,“我们现在来讲中国近代历史的变与不变,讨论过很多话题,其实我们婚姻史也是这样,它也存在着变与不变的问题。”
作为五卷本作者代表,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余华林在总结发言时坦言研究过程中的挑战与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分析,进一步突出婚姻嬗变的时段性,进一步揭示婚姻嬗变的复杂性,加强这一时期与之前之后时期的比较以突出这个时代的婚姻特色。”
首都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梁景和
梁景和教授在闭幕致辞中表示,尽管团队已经全力以赴,但这套著作肯定还存在一些问题。“希望你们继续提出尖锐的批评意见。为什么?这有助于大家以后的研究工作。”
《20世纪中国婚姻史》实物照
据悉,《20世纪中国婚姻史》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成果、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及“十四五”规划重点出版物,其社会文化史的研究视角,为理解20世纪中国社会变迁提供了独特的婚姻维度。本次座谈会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华书局共同举办。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