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德福:不痴迷于自己的形象,又懂得应时而变的巨星

亿通速配 亿通平台 2025-09-26 4 0

罗伯特雷德福去世的消息传来,将他拍过的电影在脑海里拉了一遍,他拍过太多名声显赫的经典,但从未获得过奥斯卡最佳男演员的称号。有的人的演艺生涯被拉长了,才会发现他的价值。雷德福在2002年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在2017年获得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奖,就是这个道理。

2017年,雷德福与简方达获得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当雷德福以放荡不羁的笑容征服着观众时,他同时付出了难以估量的代价。在好莱坞,被标签为英俊小生的,他们内心的尴尬无人能知,雷德福的好友保罗纽曼对影迷老谈论他那对珠宝一样的蓝色眼睛耿耿于怀。被人追捧一头金发,也曾让雷德福苦恼不已。

这是一个从小受过内心挫伤的极其敏感的人,他害羞,又常常做出离经叛道的事。小时候满脸雀斑,他一度觉得自己的长相和性格是不被接受的,他成了逃学的混混。他曾经回忆过那个有点阴暗冷酷的家,父亲是送奶工,母亲是家庭主妇,家境到了他十岁时才有所好转,他那时妒嫉所有他认识的富家子弟,后来教他戏剧的老师说过:“雷德福身上有着深深的愤怒。”

少年雷德福

青年雷德福

雷德福懂得成功会改变他在受伤和反叛之间拉扯的心理阴影,他逐渐将与世界对抗转换为一种对他人的馈赠。18岁时,母亲的去世令他彻底“抛弃”家庭,远走他乡。据说他不会夸夸其谈萨特的那一套,在巴黎并不受美女青睐。他和保罗纽曼一度都充满着对自我的怀疑,而且两人的不幸都有点雷同,纽曼失去过一个儿子,雷德福失去了两个儿子,其中和第一任妻子萝拉的孩子不满两个月就撒手人间。

和雷德福演过对手戏的大牌明星有一长串,其中最难忘的之一是和保罗纽曼担任《虎豹小霸王》的双男主,纽曼在电影里有点话痨,留着一撮胡子的雷德福显然更酷。《虎豹小霸王》最后的镜头——双雄飞身跃出,是永远的银幕经典瞬间。雷德福对他饰演的角色——圣丹斯自然无比酷爱,他日后的独立电影节就以圣丹斯命名。

《虎豹小霸王》最后的镜头——双雄飞身跃出,是永远的银幕经典瞬间

《虎豹小霸王》的导演乔治罗伊希尔一生中最出色的两部电影都有雷德福的份,另一部《骗中骗》还是雷德福和纽曼搭档,雷德福扮演了一个帅气和稚气相间的老千,他误入黑社会的包围圈。如果说《虎豹小霸王》是西部片英雄模式的平民化悲歌,那么《骗中骗》没有让主人公落入犯罪片悲惨的深渊,祭出了一场小混混的凯旋得胜。

说到雷德福的时代背景,不得不说美国“新好莱坞”的崛起。美国60年代末的经济衰落,以及好莱坞高层意识到要吸引年轻人的审美,这给一大批青年导演和影人带来了机会。《逍遥骑士》就是摇滚和迷幻品的胜利,所谓公路片也是机车流行的狂野的进行曲。“新好莱坞”的新锐一代都以欧洲的“作者论”为标杆,代表人物有约翰卡萨维茨、罗伯特奥特曼、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马丁斯科塞斯等。到了70年代,“新好莱坞”导演也注重商业化的成功,西德尼波拉克、斯蒂芬斯皮尔伯格、艾伦帕库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雷德福和这批卖座的导演几乎都有合作,和西德尼波拉克合作的是《猛虎过山》《往日情深》《秃鹰七十二小时》和《走出非洲》,和艾伦帕库拉合作的则是《总统班底》,雷德福在《总统班底》中与达斯汀霍夫曼出演了两位揭露“水门事件”的媒体记者,说句公道话,以演技而言,雷德福相对更出彩一些。

雷德福在《总统班底》中与达斯汀霍夫曼出演了两位揭露“水门事件”的媒体记者。

美国明星制度是电影工业盛衰的见证,也是审美变化的风向标。罗伯特雷德福和格里高利派克、詹姆斯斯图尔特这些老式英雄模式不是一路,他更不同于马龙白兰度那种极富张力的叛逆一代,他也没有白兰度接烂片的比例高。在老一代明星中一定要找同类型的恐怕只有加里格兰特,加里格兰特是大众情人,雷德福在这一点上毫不逊色,他是他这一代的性感偶像。偶像派到了1980年代,是“新鼠党”的出现,科波拉在1983年的《局外人》中捧红了马特狄龙、汤姆克鲁斯和帕特里克斯维茨等年轻小生。

电影的迷人是因为它同样消耗人,让人沉湎其中无法自拔。演者如此,观者更如此。说实话,在雷德福出演或导演的那么多电影中,能真正被铭记的还是少数寓意深刻的角色和场景。在《走出非洲》中,梅丽尔斯特里普的角色更光彩夺人,雷德福的角色注定了驾着飞机坠毁。最难忘的场景是两人并肩对付扑来的狮子,还有在滑翔机上的空中握手。丹尼斯这一潇洒而飘逸的男人被雷德福演活了,每一次凯伦异常脆弱的时候,他都会出现。《走出非洲》这类电影被人奉为爱情名篇,是因为它在爱情死亡前安排了一次永恒的涅槃。

《走出非洲》中雷德福饰演的男主与梅丽尔斯特里普饰演的女主在滑翔机上空中握手。

雷德福后期参演作品《一切尽失》全片只有他一个人,让人为他叹息无比,77岁了还要在海上多变的天气里吃尽苦头,他没有化妆,一张爬满皱纹的脸和暴躁多变的天气形成对比。这是老年版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但缺的是《少年派》里丰沛的成长故事,只是一部简简单单的海上求生记。导演尚多尔的名气也无法和李安相比,更何况《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早一年诞生。当年,雷德福接这部戏和多年后黛米摩尔接《某种物质》的心态应该差不多,但雷德福连奥斯卡提名都没有拿到。

雷德福后期参演作品《一切尽失》,吃尽苦头,但连奥斯卡提名都没有拿到。

雷德福表演的黄金时代是1969年至1976年,除了上面提到的几部杰作以外,还应该包括1972年的《候选人》和1974年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之后他的贡献主要在导演方面,1980年的《普通人》绝对可以进入美国电影百强,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电影和最佳导演奖。被雷德福干掉的导演是马丁斯科塞斯、大卫林奇和罗曼波兰斯基。《普通人》也赢了《愤怒的公牛》、《象人》和《苔丝》,还有一部《矿工的女儿》。雷德福沉稳的导演风格,使《普通人》的阴云密布的家庭剧回味无穷,心理创伤和不可弥合的矛盾也象征了美国社会的集体性记忆,这里面有雷德福的个人影子,直到1994年的《机智问答》,也有导演小时候喜欢电视益智游戏节目的背景。

雷德福亲身经历过影视行业的圈层文化的壁垒森严,他对电影行业的最大贡献是创立独立电影的摇篮——圣丹斯电影节。雷德福最初从犹他洲不起眼的瓦萨奇山脉购置了土地,后来经过了扩充。他重塑了独立电影的格局,科恩兄弟、托德海因斯、大卫柯南伯格、昆汀塔伦蒂诺、达米安查泽雷等大导演的早期电影都是从“圣丹斯”起飞的。每年的圣丹斯电影节包括美国和世界的剧情片与纪录片单元,参赛的电影人非常年轻,始终是未来不可小觑的生力军。中国导演入围过的有周浩、黄树立、林见捷等。

雷德福创建的圣丹斯学院重塑了独立电影的格局。图为2025 年圣丹斯学院纪录片基金资助的纪录片项目。

雷德福是对自己的隐私非常在意的人,他情商极高,他明白如何维持自己的神秘感,他把自己的家庭保护得严严实实。没有始终处在事业巅峰的人,雷德福早就把演艺的接力棒交到了年轻的一代手中,1992年,布拉德皮特主演了雷德福导演的《大河恋》,从而获得了影坛地位。

能够成功到达峰巅的人,只有两种人,完全无视别人存在的疯子兼天才(在当今世界越来越不可能),还有一种就是格局大的人,雷德福就是,他在银幕上以“情场高手”著称,有人发现他并不在现实中痴迷于浪漫事件,他爱的是属于他的那片土地。

有位记者在采访他时,问过他对死亡的看法。他露出雷德福式的微笑,沉着地回答:“这都是交易的一部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