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豪门“三代”郑志刚告别新世界后开启二次创业

亿通速配 正规配资 2025-09-24 3 0

界面新闻记者 | 王妤涵

作为香港顶级豪门郑氏家族第三代代表人物,郑志刚在离开新世界发展一年后,彻底完成了从家族企业管理者到独立创业者的身份转变。

“这是一个全球经济深刻变革的时代,新兴领域正以空前速度发展”9月21日,郑志刚在宣布成立新公司“上合发展控股”(ALMAD Group)时这样说道。



据界面新闻了解,这家新公司将重点投资新兴市场的创新产业,涵盖文化、娱乐、体育、媒体、中医医疗全球化等多个领域,重点关注Z世代及Alpha世代的未来消费需求。

豪门三代的离场

郑志刚逐步退出家族企业,是一场有迹可循的战略调整。

2024年9月,郑志刚辞去新世界发展行政总裁及周大福珠宝执行董事等职务,拉开了退出家族企业的序幕。到2025年6月30日,随着辞去家族旗下私人控股公司周大福企业的董事一职,郑志刚全面退出郑氏家族企业管理层。

郑志刚的离场选择,与家族企业的经营状况存在一定关联。

新世界发展2024财年财报显示,公司股东应占亏损约为196.83亿港元,为近20年来首次出现年度亏损。据界面新闻记者整理,截至2024年底,公司的借贷总额超过1510亿港元,尤其是短债超过320亿港元,净负债率达到57.5%,而在2018财年,其净负债率还不到30%

郑志刚主导的K11品牌全球扩张策略被认为是影响因素之一。

在他的推动下,K11从香港本土品牌拓展至全球38个城市,但部分项目因投资规模较大、回报周期较长,在集团面临财务压力时引发关注。

家族内部的人事安排也预示着这一转变2023年末,其父亲郑家纯罕见接受专访时强调,接班人选“自己仍在观察中”,交棒条件是“才德兼备”,并直言不容易物色到合适人选。

郑氏家族随后进行了一系列权力结构调整,郑志刚的妹妹郑志雯加入新世界发展提名委员会,标志着家族企业进入新的治理阶段。

郑志刚的新棋局

ALMAD Group的成立,标志着郑志刚商业生涯的新起点。

这家总部设于香港的综合性企业集团,战略聚焦未来二十年的投资机会,展现出与传统家族企业截然不同的发展思路。

公司的战略方向主要围绕三个维度展开:一是投资新兴市场的创新产业,包括文化娱乐、体育媒体、中医医疗全球化等领域;二是推动金融科技创新;三是在全球范围内拓展K11 by AC文化生态圈。

郑志刚在社交媒体上阐释其理念:“ALMAD不止是投资,更是一种范式转变,旨在赋能社区,定义未来的成长方式。”

界面新闻截图自郑志刚个人社交平台

在地域布局上,新兴市场是ALMAD Group的重点目标。公司未来重点关注中国内地市场,同时拓展东盟、中东等具有增长潜力的地区。

而K11 by AC是ALMAD Group旗下的文化品牌,主要致力于重塑零售及文化市场版图,管理零售资产与文化艺术区,并服务多个业主方。

据界面新闻了解,“AC”源自郑志刚英文名Adrian Cheng的缩写,K11 by AC集团由郑志刚个人全资拥有和控制,专注于运营和管理K11品牌及相关业务。

此前在9月初,青岛西海岸新区管理委员会曾与香港K11 by AC集团、长坤集团共同签订投资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三方将合作建设集文艺、体育、教育、商业于一体的国际化多功能商业综合体。有市场消息指出,整个项目投资总额达377亿元。

更早之前,在今年5月份,K11 by AC集团参与马来西亚彭亨州综合性园区项目,负责商业板块的运营管理。两个项目都是以轻资产运营管理的模式进行。

此外,K11 by AC 旗下还有动漫IP业务“Experience 11”,该业务目前正在中国内地及中东国家扩张。该业务条线汇聚了多个动漫 IP,依托其全球艺术网络及专业知识打造不同体验,主要聚焦ACGN(动画、漫画、游戏、小说)和二次元产业的IP开发与运营。

早有预兆

郑志刚对创新领域的投资兴趣并非突然产生。

早在2017年,就与资深投资人联合成立了一家全球资产管理公司C资本C Capital,旗下管理着私募股权基金、信贷基金和对冲基金投资了包括Casetify、小鹏汽车、蔚来汽车等在内的众多创新企业。

2025年2月,郑志刚与瑞士投资公司JAKOTA Capital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投资全球短剧市场,显示出其对新兴内容产业的持续关注。

从其投资业绩来看,小红书、小鹏汽车等项目的成功,为郑志刚全面投身创新产业投资积累了经验和资源。

郑志刚的职业生涯也体现了香港豪门后代的一条典型发展路径。

他在哈佛大学主修文学,毕业后曾在瑞银、高盛等投行工作数年,随后回归家族企业。这种海外求学、投行历练、再回归家族的模式在香港豪门后代中颇为典型。

类似的选择在香港豪门后代中并不罕见。

郑志刚的妹妹郑志雯也曾以投资人身份出现,她在哈佛大学应用数学专业毕业后,曾在华平投资集团和摩根士丹利工作,之后才回归家族企业



李嘉诚家族也不例外。长子李泽钜通过长江基建投资氢能源私募基金HYCAP,布局绿色能源;次子李泽楷旗下富卫集团涉足数字保险,并通过盈科拓展投资东南亚科技企业。

这些案例也显示出当下香港传统豪门新一代的共同特点,他们在传承家族传统业务的同时,更加注重新兴领域的布局,如科技创新与消费升级,并试图通过更灵活的资本运作实现多元化发展,从而将守业与创业相结合,开拓出属于自己的新道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