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浦江到易北河,中德艺术家联展德国汉堡

亿通速配 亿通平台 2025-09-21 1 0

2026年是上海市和汉堡市缔结友好城市40周年,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支持,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和汉堡帕斯敏艺术联盟联合主办的“从黄浦江到易北河——中德艺术家交响展览”于9月20日在德国汉堡市帕斯敏艺术联盟(Pashmin Art Consortia)艺术中心举行开幕式。

展览现场 

1986年,上海市与汉堡市缔结友好城市关系。2019年,签署2019-2020年友好城市合作备忘录。上海市与汉堡市是高度相似的经济、文化、港口城市,在中德合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上海与汉堡,虽分处亚欧大陆两端,却有着跨越山海的深厚缘分——同为世界级港口城市,因水而兴、向海而生,既承载着各自国家的历史文脉,也孕育着开放包容的城市品格。”主办单位之一的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代表杨艳,此次展览正是两座城市精神特质的生动对话,既有上海海派文化的灵动雅致,尽显东方都市的文化底蕴;也有汉堡多元艺术的活力绽放,展现西方港口城市的独特魅力。

(上)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代表杨艳、中国驻汉堡代总领事金松宝、汉堡市议会办公厅国际合作部亚洲事务负责人帕尔瓦蒂瓦桑塔 (下)前德国驻成都总领事鲁悟刚、艺术家代表李磊、帕斯敏艺术联盟主席诺瓦努里

李磊作品

陆岚作品

江海沧作品

据悉,此次参展的中国艺术家有李磊、陆岚、江海沧,德国艺术家有娜塔莉亚努里(Natalja Nouri)、迈克尔克内珀( Michael Knepper)、里奥奈尔马克(Lionel Mach)。

中国驻汉堡代总领事金松宝在现场说:“黄浦江承载着中国的文化活力,易北河流淌着德国的艺术底蕴。此次展览中,两国艺术家以画笔为语、以色彩为桥,将各自的文化思考与时代感悟融于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德艺术的独特魅力,更搭建起心灵相通的纽带。”

李磊1965年生于上海,现任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教授、上海海派艺术馆馆长等职,长期致力于中国抽象艺术的创作与研究,尝试融合中国文化理念与国际抽象语言,走出一条中国的抽象艺术之路。陆岚1966年生于上海,具多年旅美经历,她近年以色彩明亮、笔触流畅的丙烯作品表现自然与生命的联结,体现出东西方融合的美学风格。江海沧生于陕西岐山,周原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为其艺术注入原始气息,其艺术创作呈现出抽象深邃的独特面貌。

娜塔莉亚努里作品

迈克尔克内珀作品

莱昂内尔马克里斯作品

三位德国艺术家以不同的路径,拓展了当代艺术的表达维度。努里以细腻而哲思的绘画构建出微观与宏观相映的宇宙,在她的笔下,微生物如星系般恢弘,揭示生命与自然的内在关联,引导观众沉思存在的本质。克内珀在为国际品牌创作商业艺术之后,转向个人艺术表达,融合多种技法,创作从具象肖像到抽象构成的众多作品,德国媒体将他的艺术描述为“生动照片的写实主义”。马克里斯则致力于模糊现实与虚构的边界,他采用特殊技法,以24K金箔处理作品表面,通过独特的摄影处理及后期加工,使画面呈现出独特的肌理。

“当我的画笔触碰这个主题时,我始终在思考如何用艺术语言传递两国文化的共鸣。此次展览中,每一位艺术家都倾注真心——我们既展现中国水墨的意境悠远,也借鉴德国艺术的理性表达,在碰撞中收获了太多灵感。”李磊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德国画家珂勒惠支曾对他产生很大影响,“在我学画的时候就为珂勒惠支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和对大众的那种深深的同情所感染,也被极其敏锐的线条和有力的造型所折服。德国的新表现主义在西方的当代艺术当中是比较强势的,曾影响过中国的艺术,反过来,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借鉴和吸收,最后还是表达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以及审美价值。”

作为汉堡帕斯敏艺术联盟创始人,诺瓦努里(Nour Nouri)对牵头呈现这场艺术对话倍感欣喜,“筹备中,我们见证两国艺术家以匠心对话——中国艺术家笔下的神韵,德国艺术家描绘的厚重,每幅作品都是文明共鸣的缩影。”

现场嘉宾合影

据悉,300多位德国各界人士出席了开幕式,展览由上海戏剧学院协办,将持续至10月3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