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本禹人民日报撰文:将热血青春融进祖国的山河

亿通速配 亿通平台 2025-09-14 1 0

近期,各地高校2025年新招募的4.8万余名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奔赴新疆、西藏、吉林、贵州等27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基层一线,围绕乡村教育、乡村建设、健康乡村、基层治理等开展1—3年的志愿服务,90%以上的服务岗位在乡镇及以下。

当青春与西部相遇,这样的抉择总让人心潮澎湃。选择西部,就是选择让青春理想在边疆热土上纵情驰骋;奔赴基层,就是让青春梦想在实践沃土中拔节生长。经常有大学生问,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我们的青春价值?答案在哪里?两年的贵州山区支教经历,以及在湖北基层工作的点点滴滴,让我深切地体悟到:到基层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可以从中找寻到最好的青春答案。

基层是干事创业的舞台,是滋养梦想的沃土。着力提高本领,立足基层需求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有质量有效益的事,以实干实绩书写青春答卷,方能成就无悔青春。华中农业大学支教团的志愿者们在贵州山区小学接力支教二十载,他们怀揣着“为孩子们打开一扇窗,让梦想飞翔”这一共同的青春梦想一路前行,在志愿者们的关爱和帮助下,不少山区里的孩子考上了大学,走出了大山。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当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同频共振,当追梦的脚步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我们就会不惧艰辛与坎坷,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梦想的种子终究会开花。

基层是青年最好的课堂。在基层,青年人难免有困惑、迷茫的时候,有“电量”不足的时候,这时,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在屋场夜话中,听老百姓拉家常、话未来,在用心倾听、真情沟通中了解村情民意、学习群众工作方法;在田间地头,把农业科技知识传授给老百姓的同时,也从老百姓那里学习管用的“土方法”。不断到群众中去解惑、“充电”,就能明白“我是谁,为了谁”。

将热血青春融进祖国的山河,是对青春最好的诠释。姜贤腾从湖北科技学院本科毕业后,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来到西藏加查县拉绥乡藏木点小学支教,支教结束后,他选择了留下,一扎根就是11年;山东小伙艾乐松,响应西部计划的号召,来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守护老百姓健康11年,被乡亲们亲切地称呼为“沙海小郎中”。没有豪言壮语和轰轰烈烈,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和执着坚守,这是建功西部、扎根基层的青年志愿者们所共有的精神特质。

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到基层去,在广阔的土地上同人民一起奋斗,定能书写最美的青春记忆,成就出彩人生。

(作者为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