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上传的视频显示有不少学生和老人一起“挤公交”。(来源/视频截图)
近日,有网友反映,江西赣州定南县早高峰时段,大量老人为了听免费课和领免费东西跟学生“抢公交”,导致每天都有不少学生因挤不上公交而迟到。定南县交通运输局表示,已发出倡议,号召成年乘客错峰出行。
网络视频显示,一趟公交车塞得满满当当,车门边还站着不少背书包的学生,挤不上车。看似发生在早高峰平常的一幕,折射出公共资源分配的深层矛盾:当老人和学生“狭路相逢”,有限的运力该如何调配?
据报道,当地城区一共只有4条公交线路,运力本就紧张。多达几百人的庞大老年群体,和学生在同一时段“撞车”,公交运力自然不堪重负。
对学生而言,早高峰出门,按时到校学习,是绝对的刚需。频繁因挤不上车而迟到,不仅打乱学习节奏,长期下来更可能影响学业表现和心理状态。保障学生顺利通勤,是对受教育权的尊重,也是社会对下一代成长应有的支持。
当然,也不应简单地将责任完全归咎于老人,作为市民,他们同样有使用公共交通的权利。当地公交司机介绍,早上不少老年乘客是去免费做一种理疗,人数估计有五六百。有网友怀疑,“这些免费理疗,都是高价保健品诈骗的开局操作”,这倒是给当地有关部门提了个醒,不妨顺藤摸瓜查一查。
仅就市民出行而言,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谁优先,而在于在公共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实现更科学合理的配置。
当地交通运输局建议成年乘客错峰出行,这一举措无疑是及时且必要的。倡导老人们错峰出行,并不是要剥夺他们的权益,而是传递一种将心比心的社会价值导向:在资源紧张的时段,优先保障学生更有紧迫性的上学需求。
但也得看到,倡议不具有强制约束力,效果也有待检验。有网友提议,可以取消高峰时段老年卡的免费政策,通过价格杠杆来调节、引导,对高峰时段的非必要出行适当分流,给学生的出行减压。事实上,国内有部分城市正在实行类似措施,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峰时段的拥挤。
当然,如果一刀切会“误伤”确有出行需求的老年人,也可以探索其他方式,如将高峰时段的免费乘车政策,改为发放交通补贴,既可以保留对老年人的关怀,又给予他们更大的出行时间选择权。
此外,如果当地有条件,也可以考虑在早高峰时段适当增开班次,提高发车的频率,或者开设学生专线,设置优先上车区域。社区层面也可发挥积极作用,比如组织老人就近合理安排活动时间,避免集中在上学早高峰跨区域集中出行。
老人和学生“抢公交”,是很多地方都出现过的场景。对此,没必要陷入情绪化的对立,简单指责老人“为老不尊”,将尊老和爱幼对立与撕裂开来。
老人和学生都是社会的重要成员,都应该得到尊重和关怀。真正的解决之道,在于建立更科学、智慧的机制,在保障公平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特点,灵活调配资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