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童版哪吒背叛了什么,又继承了什么?

亿通速配 亿通平台 2025-09-09 2 0

关于魔童版哪吒(下文也称“新版哪吒”)的争议,自第一部即《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时就开始了。其因在于,这一版哪吒对传统哪吒故事的改编力度太大,因此对于习惯了传统哪吒的观众来说,实在难以接受。那么,和传统哪吒故事相比,魔童版哪吒究竟“背叛”了什么,以及又继承了什么?这是本文尝试解答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和此前探讨哪吒是否反父权的文章一样,本文所谓的“传统哪吒”,也主要是指《封神演义》和79版哪吒,此二者一个可谓“大传统”或者“旧传统”,另一个可谓“小传统”或者“新传统”。

一、此哪吒非彼哪吒

魔童版哪吒最引人争议的就是它把一个经典的反父权故事改编成了一个父慈子孝的故事。对此,已经有许多人指出,传统的哪吒也并不反父权。大体上说,这种看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就《封神演义》来说,至少在哪吒自杀之前,他确实是一个孝顺孩子,他的自杀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解救父母。而在79版哪吒里,哪吒实际上是为了拯救陈塘关百姓而死的,反父权的色彩也是比较淡的。因此,新版哪吒可能确实“背叛”了反父权的主题,但这种背叛并不新鲜,而是渊源有自。可以说,历来哪吒故事的改编者都试图要适当消除哪吒身上的反父权色彩,新版哪吒只不过是这个脉络上最新的一次努力罢了。

而且话说回来,这种背叛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无论古代还是现代,甚至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不太能接受一个孩子“剔骨割肉,还于父母”——这个情节来自最初的哪吒神话,包含着最为决绝的反父权精神——那实在太不符合我们对孩子和家庭的期待了。而这就意味着,改编哪吒故事,难就难在如何在保留这个“剔骨割肉”的前提下,尽量消除其中的反父权色彩,从而使故事更容易让人接受一些。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坦率地说,在这个问题上,《封神演义》和79版哪吒处理得都不好,因此也都导致了叙事逻辑上的不够自洽。

或许正是因为意识到上述任务的不可能,所以新版哪吒干脆彻底放弃了剔骨割肉的情节。这是历来的改编所没有的,在许多观众看来也是不可接受的。那么,如何评价这种做法呢?在笔者看来,这大胆的一步其实是蕴含在79版哪吒的故事逻辑之中的。如上所述,在79版哪吒里,哪吒最后是为了拯救家人和陈塘关百姓而死的,他和父亲之间其实并没有什么矛盾。他虽然也说剔骨割肉云云(哪吒的原话是“爹爹,你的骨肉,我还给你!我不连累你!”),但那听起来更像是句气话,而且最后他其实并没有真的剔骨、割肉。因此,在79版哪吒里,哪吒自杀前所说的类似剔骨割肉的话,其实是颇为勉强和不自洽的。即便不那么说,故事的完整性和连贯性也是没有问题的,甚至可能会更好。但是无论如何,79版哪吒最终还是保留了相应的内容。四十多年后,79版哪吒里引而未发的这种可能性,才终于在新版哪吒里彻底展现了出来。

然而,放弃了割肉剔骨情节的哪吒还是哪吒吗?剔骨割肉是哪吒神话自始就带有的情节,而且是最核心的情节。早在宋代的佛教典籍《五灯会元》中就有这样的记载:“那吒太子拆肉还母、拆骨还父,然后现本身,运大神通,为父母说法。”([宋]普济:《五灯会元上》,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16页。转引自韩美凤:《<封神演义>中哪吒形象探析》,内蒙古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第7页)此后各个版本的哪吒,无论是元明时期的《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还是《西游记》或《封神演义》,虽然在其他情节上有或大或小的差异,但无一例外都保留了这个情节。在笔者看来,哪吒故事的魅力或许就在这个“剔骨割肉”里。这个奇特、决绝的行动中包含着强烈的反父权色彩,虽然历来的改编都试图削弱之,但始终无法彻底清除。因此,一直以来,人们还是把哪吒视为反父权的英雄。归根结底,这或许是因为在压抑的封建礼教和家庭环境之下生活的读者(尤其是青少年),需要这么一位反父权的英雄。哪吒身上承载着万千读者的反父权冲动,他的剔骨割肉实际上是替万千读者剔骨割肉。从这个角度来说,拿着《封神演义》的文本去辨析哪吒到底是孝子还是逆子,其实还是不得要领。因为即便某些细节证明哪吒是个孝子,读者也还是会选择性无视。可以说,只要保留了剔骨割肉的情节,读者自然会带入自己的经历,自行脑补剧情,把自己的反父权冲动投射进去,然后把哪吒奉为自己的偶像。

由此可见,由于剔骨割肉的情节,所以哪吒始终是个反父权的标志性人物。剔骨割肉是哪吒形象的核心要素,也是哪吒故事长盛不衰的奥秘所在。千百年来,中国文化中只有一个人有此壮举,他的名字叫哪吒。而如果剔除了这个情节,那他又何必叫哪吒呢?他可以叫魔丸,叫老莱、郭巨,叫程咬金、李逵,或者破坏之王,叫任何一个名字,但是一定不能叫哪吒。当然,他也可以叫哪吒,但他和剔骨割肉的哪吒已经没有任何关系,只是重名而已,就像甄宝玉和贾宝玉一样。

二、“我命由我不由天”是从哪里来的?

新版哪吒最让人热血沸腾的,当然是那种“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战斗精神。有道是“从来生死都看淡,专和老天对着干。我命由我不由天,小爷成魔不成仙。”这首词是如此风靡,已经达到了有井水处,四岁童子皆能歌的程度。那么如何理解这种强烈的战斗精神呢?有评论者认为,新版哪吒故事——包括“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精神以及“上天”的黑化等等——明显借鉴了过去二十年来流行的升级打怪的修仙类网络小说,本质上仍然是一种“男频修仙爽文”结构。或许确实如此(闫毅航:《<哪吒:魔童闹海>:假装叛逆》,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072570,最后访问日期:2025年7月26日)。不过笔者不熟悉修仙小说,所以无法评论。本文只能从哪吒故事的流变的角度,通过比较几个版本的哪吒来展开分析。就此而言,笔者认为,虽然魔童已经跟哪吒没啥关系,但他的这种“我命由我不由天”战斗精神确实和79版哪吒是一脉相承的。

在《封神演义》里,哪吒是天命之人,天降大任于他,他可以以天命的名义滥杀无辜。虽然他为此付出了代价,但在重塑肉身之后,他仍然是以天命人的身份来继续执行“兴周灭商”的天命。总而言之,他是天命的代表,是“天人合一”的,因此不存在什么由我、由天的问题。但到了79版哪吒里,天命则不见了,陈塘关人民似乎已经被天遗忘了,他们生活在龙王的暴政之下。面对龙王的暴政,哪吒的态度非常明确,那就是造反有理、革命无罪。他先是打伤了夜叉,打死了敖丙,之后又痛殴了龙王,并逼龙王立下承诺,再也不害人,再也不要童男童女。然而就在哪吒的斗争取得初步胜利时,形势却急转直下,龙王违背了自己的承诺,水淹陈塘关,以李靖全家和陈塘关全体百姓的生命相要挟,要求李靖把哪吒就地正法。哪吒当然想继续革命,但他的乾坤圈和混天绫却被父亲没收了。无奈之下,为了拯救全家和陈塘关人民,哪吒只能选择自杀。之后,太乙真人为他重塑了肉身,他才重新武装起来,大闹龙宫,把革命进行到底。这就是79版哪吒的大概剧情。

79版哪吒里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天命了,玉帝和天庭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不过,当李靖举起剑要杀哪吒时,他却说天命难违。这就是说,他把龙王的命令当作了天命。这里的讽刺意味是很明显的——所谓天命,不过是把人民当人质的暴君(龙王)用来谋杀为民请命的英雄的借口。哪吒当然不把龙王的命令当作天命,他甚至也不把玉帝和天庭放在眼里。显然,他并不相信什么天命。从这个角度来说,79版的哪吒其实是个无神论者,他是一个最为彻底的革命家。他用他的行动告诉我们,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革命者必须用暴力推翻暴政。革命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然而这个最为彻底的革命者却被扼杀了,而且是被以人民的名义扼杀的。这是79版哪吒最令人惊奇的一幕。观众由于本身已经很熟悉哪吒传说了,因此在哪吒死的时候,都知道他会再复活。但如果进入79版哪吒的故事内部,站在哪吒的角度来看的话,就会发现,哪吒自杀时或许并不知道他会再复活(相比之下,《封神演义》里的哪吒在自杀时似乎是知道的。因为他知道他有天命在身,而且他的自杀只是太乙真人的一个计策)。因此,他死的时候是极为愤怒、极为绝望的。如此一来,哪吒的自杀就使整个故事带上了极为浓重的悲剧色彩。虽然哪吒最终又重塑了肉身,也取得了胜利,但仍然令人无法释怀。那么,究竟如何理解79版哪吒的自杀呢?

79版哪吒自杀的原因,说起来也简单——因为李靖没收了他的武器,使他无法反抗龙王。对此,人们通常把这归结为父子的矛盾,把哪吒的自杀归结为反抗父权。但正如上文所说,这个看法其实似是而非。李靖和哪吒之间并没有大的矛盾。可以确定的是,79版哪吒主要是要反抗暴政的,而不是反抗父权的。要想理解哪吒的自杀,就需要理解哪吒作为“革命者”的遭遇。79版哪吒是一个关于革命和革命的遭遇的故事。

79版哪吒有个比较奇怪的地方,那就是影片里几乎没有大人。整个陈塘关只有两个大人有像样的戏份,一个是李靖,一个是李靖的家仆。其他大人都是作为背景一闪而过,连句台词都没有。那么陈塘关的大人们在整个哪吒事件中是什么态度呢?这是79版哪吒非常有趣的地方。首先,他们并没有像《西游记》里的陈家庄人民那样屈从,他们拒绝交出童男童女。因此,龙王才不得不派夜叉去偷、去抢。但与此同时,他们显然也不愿和哪吒一起革命,他们对龙王是很敬畏的,不断给他进献贡品。既不愿顺从龙王交出童男童女,但又不愿追随哪吒革命,那他们究竟是何打算呢?

看起来,陈塘关的大人们(包括李靖在内)是在施展一个“拖”字诀。或许,他们的态度是,听天由命,拖以待变:“小妹被夜叉抢了去,那只能怪她倒霉。只希望不要轮到我家。而且,希望龙王或偷或抢一些童男童女之后,就能大发慈悲,下点儿雨来。”但是,大人们的绥靖主义如意算盘被哪吒的革命行动打断了。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哪吒,竟然打死了龙子,还殴打龙王。大人们本来希望通过忍耐和让步,通过小妹的牺牲,获得一点点慈悲的降水。这下可好,小不忍则乱大谋,全体人民的生命都危在旦夕了。“为今之计,只希望李靖赶紧按照龙王的要求,处死哪吒,换取龙王的谅解。然后再做打算。”在79版哪吒里,陈塘关人民的沉默已经传达出了足够清楚的信息。这沉默,震耳欲聋。此时的李靖已经别无选择。当他说天命难违时,其实或许是在说民命难违。

由此可见,79版哪吒虽然是死于龙王威逼,但换个角度来说,其实是死于孤立无援。整个陈塘关,没有一个大人支持哪吒,连他的父亲都不支持他。小朋友们可能是支持他的,但79版哪吒里的小朋友们,显然只是受保护的对象,不是革命的有效力量。哪吒和陈塘关的大人们之间的鲜明对比,完美契合了所谓的“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在陈塘关全体罔人们的衬托下,哪吒作为陈塘关唯一的直人、孤勇者,他的革命和抗争才显得愈发勇猛和高大,同时也愈发绝望。就此而言,79版哪吒的自杀其实是又一个“人血馒头”的故事,哪吒的死使我们想到谭嗣同和菜市口的看客。

不过,好在哪吒随后又复活了,革命也成功了,故事有了个圆满的结局。整体上说,虽然79版哪吒的自杀让人悲愤难平,但作为新中国前三十年革命文化结晶的哪吒,确实充满着叛逆、不信命、不信邪的精神,简言之,也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精神。当我们在观看79版哪吒时,看到故事的结尾,看到被哪吒的火尖枪钉住尾巴的龙王绕柱三匝,呈华表状时,很难不想到毛泽东的诗词:“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79版哪吒的这种“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对抗暴政的精神,完全被新版哪吒继承下来了,而且79版哪吒的种种“遗憾”之处,在新版哪吒里也都得到了弥补。

三、新哪吒:从孤胆英雄到为亲情和友情而战

新版哪吒在继承79版哪吒的革命和斗争精神的同时,又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从这些新的内容里,我们能够感知到当下的时代精神和情绪。如上所述,新版哪吒的特点就是彻底放弃剔骨割肉,改为父慈子孝。这是新版哪吒的改编最令人诟病的地方,但平心而论,只要我们意识到,新版哪吒和传统哪吒已经毫无关系,那么,就会发现这个改编是相当成功的,也令人十分感动。新版哪吒在对抗天庭和强权之前,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对抗自己的出身,他得先过自己这一关。原来的灵珠子,现在变成了魔丸。灵珠是天之骄子,魔丸却是天的仇敌。然而,魔丸竟然在父母之爱的感召下,去除了魔性,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创造了人间奇迹,唱响了一曲对父爱母爱的颂歌。魔童哪吒从父母那里得到了无条件的爱,也学到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精神。

在新版哪吒里,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创作者对传统哪吒故事的剔骨割肉情节的严厉批评。在第一部《魔童降世》里,李靖为了拯救哪吒,不惜用自己的命来换哪吒的命。这当然是和传统哪吒故事(即通过哪吒的自杀来拯救父母)反着来的,是在表达创作者对应有的亲子关系的理解,因此也是对传统哪吒故事的委婉批评。而到了第二部《魔童闹海》,这种批评就不那么委婉了,面对无量仙翁给哪吒提供的“尽孝”的机会——只要哪吒吞下灭魂丹,他就放过李靖夫妇——哪吒的母亲殷夫人当面予以痛斥:“用父母的性命来要挟孩子自杀,你算神仙吗?你连做人都不配!”

把一个剔骨割肉的叛逆故事改编成一个父慈子孝的爱的颂歌,这里反映出了深刻的时代情绪。在有关魔童闹海的诸多统计中,有一项特别引人注意。据统计,《哪吒之魔童闹海》的观众中,30岁以上的占比特别高,占到了大约六成,比正常值高了大约12%“据灯塔数据库,1月29日至2月13日,《哪吒2》的购票人群画像中,30-39岁观众占比超过42%(30-34岁占21.3%,35-39岁占20.8%),40岁以上观众占21.2%;而从2024年全年的购票人群画像来看,30-39岁观众占比超34%(30-34岁占19.5%,35-39岁占14.9%),40岁及以上占17.5%。“猫眼专业版的数据也有相似的结论。1月29日至2月13日,《哪吒2》的购票人群画像中,30-39岁观众占比超过37%(30-34岁占19.0%,35-39岁占18.8%),40岁以上观众占20.0%;而从同期的购票人群画像来看,30-39岁观众占比超27%(30-34岁占15.7%,35-39岁占11.5%),40岁及以上占17.7%。”参见《谁在为<哪吒2>贡献票房: 40岁以上人群高于大盘均值,女性观众超6成,二刷观众也不少》,https://www.yicai.com/news/102473528.html,最后访问日期:2025年7月26日。。这项统计说明,哪吒2绝不是一部青春片,它打动了30岁以上的中年人。30岁以上的中年人大多已经为人父母,不喜欢割肉剔骨的故事是很自然的。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新版哪吒的父慈子孝还并不仅限于哪吒一家,敖丙一家的亲情故事也非常感人。在第一部里,和哪吒相比,敖丙背负着整个龙族的期望,因此似乎龙王对敖丙的爱不够纯粹、不够深沉。但其实,如果从鸡娃的角度来理解,就能明白敖丙家庭了。龙王期望通过鸡娃,来弥补自己当年犯下的错误,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梦想。如果说龙王对敖丙的爱在第一部里还夹杂着许多功利性目的的话,到第二部里就纯粹得多了——当龙王对濒死的敖丙说,能不能改变龙族的命运不重要,“我只要你活着,活着就好”,那种悔不当初实在令人动容。除了敖丙之外,申公豹一家当然也是非常父慈子孝的,而且申公豹一家从上到下,也充满了鸡娃的气氛,申公豹更是被网友戏称为小镇修仙家。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不过关于敖丙的角色,还有一点值得一提。那就是敖丙和《封神演义》里的殷郊殷洪兄弟之间的相似性。在《封神演义》里,殷郊殷洪兄弟和父亲纣王有着杀母之仇,而且他们自己也几乎丧命于父亲之手。他们后来都皈依了阐教,是阐教新一代的杰出弟子,本来和哪吒一样都是天命之人,是要辅佐武王灭商的。但他们最后却都背叛了天命,转而为纣王效力,终于惨死。通常来说,人们都把两兄弟的故事解读为孝道伦理对人的禁锢,认为两兄弟是“愚孝”。这当然是有道理的。但如果从一种更加中立的角度来说,殷郊殷洪在明知道天命已经转移的情况下,却毅然选择了弃明投暗,选择了逆命于天,忠于家庭,这可以说是对家庭最极致的忠诚,而且带有着强烈的悲剧色彩,属于极其少见的“失败的英雄”(鲁迅语)。而新版哪吒里的敖丙干的也是同样的事情。他明知道自己是盗取了本不属于自己的灵珠,明知道自己所谓的家族使命乃是瞒天过海的非法勾当,但最终仍然忠于家族,甚至不惜违背自己的良心,试图把陈塘关化为灰烬,这种对家庭和家族的忠诚,比殷郊殷洪也不遑多让。

新版哪吒构造出的三组父慈子孝的家庭叙事反映了近年来中年人、年轻人“重回家庭”的精神动向。有学者注意到,“在生活成本飙升、房价高企的当下,90后、00后实现经济自立已经非常困难,再加上独生子女、密集母职、隔代抚养、养老等种种因素,都让家庭成为了个体最可靠和最后的堡垒,从中获取必要的经济和情感支持。”(《今天的爱情观成为保守回潮的标志了吗?从祝英台应嫁马文才说起》,“界面文化”微信公众号,2020年7月29日)还有学者指出,传统的家庭是祖先中心的,而且传统的家庭是纯粹的功能性团体,亲密关系要尽量被压抑,不能高于家庭中的等级和纪律。相比之下,近年来则出现了一种“新家庭主义”,在其中,家庭生活的中心和各种资源开始从祖先向后代转移,尤其是孙辈。与此同时,代际之间的亲密关系也大大增强。家庭的功能性并没有消失,但家庭中亲密关系的重要性却急剧上升了(《专访丨阎云翔:从新家庭主义到中国个体化的2.0版本》,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743892,最后访问日期:2025年7月24日)。学者的观察和我们的亲身经历是一致的。当下,青年人和中年人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社会风险,他们普遍期望从父母那里得到更多的支持。与此同时,他们自己在成为父母之后,又期待和子女建立更加亲密的关系。这些时代情绪都在新版哪吒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在哪吒2的观影群体数据中得到了印证。

和79版哪吒相比,新版哪吒除了给哪吒提供了一个充满爱的家庭,还给他提供了温暖的友谊。在哪吒1里,哪吒和敖丙都是社会上的异类,这两个被社会排斥的边缘人之间迸发出了最为诚挚的友情。最终,哪吒凭着友情和家庭(以及老师)的共同托举,成功熬过了天劫咒,实现了“我命由我不由天”。而到哪吒2里,哪吒获得的支撑就更多了,他获得了整个龙族和妖族的支持。他在父母的引领下发现了真相,然后又在敖丙、太乙真人以及龙族和妖族的托举之下,才终于掀翻了天元鼎,战胜了无量仙翁。

总而言之,79版哪吒和新版哪吒都有着强烈的斗争精神,都不信邪、不信命,都是“我命由我不由天”,但79版哪吒是个单枪匹马、孤立无援的孤胆英雄,而新版哪吒则是被爱包围、团体作战的“全村人的希望”。79版哪吒渴望却又没有得到的东西,新版哪吒都得到了。靠着亲情和友情,乃至整个妖族的阶级弟兄般的情义,魔童版哪吒才逆天改命,才大闹东海、大闹天宫,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但由此导致一个效果就是,传统哪吒故事里强烈的悲剧色彩消失了,新版哪吒变成了一个爽剧(当然,陈塘关人民和殷夫人的牺牲是很不幸的)。眼见哪吒凭着主角光环,一次又一次地挑战不可能,打败了一个又一个强敌,观众们在目眩神迷的同时,只能不停地高呼:厉害了我的吒!

四、哪吒之魔童闹海中的阶级意识

如上所述,新版哪吒里的三组家庭都是父慈子孝的模范家庭。而且不光如此,这三组家庭其实也都同样充满着“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奋斗精神。哪吒是个魔童转世,家人其实对他并没有抱什么期望,只要能活命就不错了。而敖丙和申公豹就大不一样了。他们本来就是妖族,比哪吒的地位更低,更渴望改变命运。他们是举整个家族之力精选出来的修仙苗子,身上背负着整个家族的期望,他们才正儿八经是“全村的希望”。然而,最终,只有哪吒家庭在某种程度上成功地改变了命运。其他两组家庭都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上文提到,哪吒2的一大成功就在于打动了30岁以上的中年人。显然,对于敖丙家庭和申公豹家庭的失败,中年人应该会特别感到触动。

在哪吒2的幕后纪录片《不破不立》中,饺子导演说,哪吒2里申正道和申小豹这条故事线的发掘,并不是他的本意,而是哪吒1上映后观众们的意见和想法。那么,这条线的核心是什么呢?饺子导演说,申正道给申公豹和申小豹的教育是很正统的,那就是“按照异族制定的规则,一步一步地往上爬”。用申正道自己的话说,“拼尽全力,才能逆天改命。”然而他们却十分惨烈地失败了。申正道从头到尾都对阐教充满崇拜和信赖,而他的申公豹却已经不再天真。在两部哪吒里,申公豹反复向人申说,自己的妖族身份给自己带来的种种歧视和不公。这就涉及新版哪吒的另一个主题,即人、妖、仙的身份问题。

和79版哪吒相比,妖族是新版哪吒推出的一个新的族群。新版哪吒构造出了一个人妖仙严格区分、等级森严的世界。这个主题在《青蛇》和《大话西游》等经典影片中也出现过,尤其是在《青蛇》里,法海和尚严守人妖区分,以替天行道的名义滥杀无辜,直到被“白蛇产子”所点化。不过,《青蛇》对人妖区分这个主题的探讨是从个体化的角度出发的,而新版哪吒则更为宏大,同样的主题以群体化的、更极端的形式出现了。妖族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土拨鼠、申正道、石矶娘娘这样的陆地妖族,他们像大闹天宫前的孙悟空一样,属于散仙、妖仙(关于妖族想要通过正规渠道实现阶层跃升、取得仙族的身份这个问题,近年来有许多研究。尤其是在吴闲云的《西游记》研究中,这是非常重要的主题。参见吴闲云:《煮酒探西游——吴闲云详解西游记》,河北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当然,修仙类网络小说中,这也是一大主题。或许,饺子导演也是受到了这方面的启发)。其中比较散漫的,如土拨鼠族、石矶娘娘,整天也不求上进,乐得个自由自在。也有比较上进的,如申正道这种,想要通过个人奋斗,荣登仙界。然而,万万没想到,在天庭眼里,他们都只是食材。他们自以为安稳的生活,其实危机四伏,噩运随时都可能降临。另一类则是海底妖族。他们曾经跟随龙王造反,但遭到了残酷的镇压,然后就被关在海底的监牢里。很明显,无论是地上的妖还是海里的妖,都是天庭压迫和剥削的对象。饺子导演说,天元鼎里“不知道冤死了多少冤魂野鬼”(《不破不立:<哪吒之魔童闹海>幕后纪录片》,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jQ1NDkwMjc0OA==.html?&s=caecc8fe304548bf836e,最后访问日期:2025年7月27日)。其中大部分应该都是妖族。显然,在新版哪吒里,妖族的生存状况是极为残酷的(新版哪吒有许多地方都借鉴了周星驰电影的桥段,自不待言。不过在笔者看来,最有周星驰风味的场面是天元鼎里的鱿鱼怪自己烹食自己那一幕。之所以这么说,当然不是因为这一幕让人想起《美人鱼》里的类似场景,而是因为这一幕把握住了周星驰电影中的一个精髓,即底层小人物“人不如狗”的生存状况)

和妖族相比,人族似乎要好一些。和79版哪吒不同,新版哪吒里的陈塘关人民摇身一变,成了给天庭打工的,世代镇守陈塘关,抵御妖族。人族的上升通道,应该要比妖族好得多,所以申公豹才一直十分羡慕人族的身份。然而,陈塘关人民万万没想到,自己一心一意替天庭捉妖,最后居然会被天庭团灭。很明显,人族的生存处境比妖族也好不了多少,最多只是自我感觉良好。借用鲁迅的话来说,人族大概属于坐稳了的奴隶,而妖族则属于求做奴隶而不得。

于是,妖族终于在哪吒的带领下再次造反了。按照《西游记》第八十三回记载的哪吒故事,哪吒在重塑肉身之后,曾经“运用神力,法降九十六洞妖王,神通广大”。不知道魔童版哪吒带领妖族造反的情节是否来自这里。无论如何,天元鼎里的全体妖族合力帮助哪吒和敖丙破鼎那一刻确实震撼人心。那一刻意味着妖族阶级意识的觉醒,他们终于意识到了他们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因此必须停止内斗、互害,团结一致,推翻天庭的压迫。如果陈塘关人民没有死尽的话,想必他们也会加入革命的队伍吧。那一刻象征着,全世界的人族和妖族的最终联合。

不过有趣的是,这场激动人心的革命最终却表明只是因为无量仙翁的一场阴谋而造成的。这就让人有些啼笑皆非。新版哪吒把无量仙翁推出来负责,这就相当于在79版哪吒里,把龙王的胡作非为说成是天庭不知情下龙王的阴谋。这会在极大程度上消解了革命的正当性。在79版哪吒里,革命的正当性是毋庸置疑的——在一个惨遭上天抛弃的世界,人民必须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然而,新版哪吒呢?如果一切都只是无量仙翁的一场阴谋,那哪吒率领下的革命还是正当的吗?这就涉及另一个问题,即新版哪吒里的天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上文提到,79版的天其实已经退隐了,龙王最多只是假托天命。而新版哪吒则又恢复了天,元始天尊就是天的象征。然而很遗憾的是,元始天尊仅出现了一次,然后就闭关修炼去了,无量仙翁事实上成了上天的代理人。就此而言,哪吒2的结构和79版哪吒的结构仍然是高度近似的,即天是隐退的,暴政都是假托天命者造成的。无量仙翁显然是一个升级版的龙王,他不仅暴虐,而且伪善、狡诈。然而,在79版哪吒里,天的隐退是非常彻底的,天其实已经死了——所以上文才说79版哪吒是无神论的——而哪吒革了龙王的命,就等于革了天的命,故事最后的结局是“敢教日月换新天”。但在新版哪吒里,元始天尊还活着。哪吒带领妖族革无量仙翁的命固然大快人心,但革命之后呢?这是哪吒2给我们留下的悬念。

未来的故事会如何书写呢?如果上天(元始天尊)对无量仙翁的阴谋完全不知情,一切责任都由无量仙翁承担的话,那似乎就又回到了“反贪官不反皇帝”的窠臼(更何况,无量仙翁所做的一切,用他自己的话说,也并非为了私利,而是为了“阐教霸业永恒”,他问心无愧。因此,让他一个人承担责任也是不公平的。看起来,元始天尊(天)在整个事情中的责任是无法推脱的)。哪吒革命革来革去,最后只是革了无量仙翁的命,还革不了老天爷的命。不过,从哪吒2的种种暗示里可以看出,在无量仙翁的背后还有一只更大的黑手。因此,或许哪吒会带领妖族,追随天庭,和那只大黑手来一场善恶大决战?这当然也是一种可能。总而言之,新版哪吒既然又把天请了出来,那就要面临一个问题,即如何摆放“天”的位置。这直接关系到新版哪吒的核心精神“我命由我不由天”能否立得住,可谓兹事体大。

在纪录片《不破不立》里,饺子导演的话说,新版哪吒里人妖仙严格界分、仙族压迫剥削其他两族的生存规则本身,是不合理、不公平的。在这样的情况下,申公豹等想通过个人奋斗来改变命运无异于痴人说梦。在哪吒2的结尾,敖光问哪吒,难道你想改变这个世界?哪吒说,我想试试。我们期待在下一部的哪吒能够继续革命,继续不断地创造奇迹,最终彻底改写规则,建立一个各族群更加平等的世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