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空气质量赛跑”,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科普活动在京举行

亿通速配 正规配资 2025-09-07 3 0

9月7日是第六个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林玉在当日于北京举行的“健康生活畅快呼吸” 科普活动现场发言时指出,联合国设立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旨在提升世界范围内公民的蓝天保护意识,更好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发展。

“今年蓝天日主题是‘Racing for Air’,这是在告诉我们,改善空气质量依然道阻且长,需要我们‘为了空气质量赛跑’。”林玉呼吁,全社会要通力合作,共同关注生态环境,争当“绿色公民”。

大气质量对于促进健康公平至关重要,儿童、孕妇等易感人群值得重点关注,今年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与亚洲清洁空气中心合作,先后开展了环十三陵绿色骑行活动、“小小蓝天讲解员”招募、“健康生活畅快呼吸”主题展览等系列活动,希望通过共同努力,让孩子们能够自由呼吸、快乐奔跑。

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于2019年由第74届联合国大会确立,旨在强调清洁空气的重要性,提高公众意识,并推动采取行动改善空气质量。保护清洁空气,就是守护我们自己的健康生活、畅快呼吸。尤其是暴露在外时间更长的户外运动人群,以及婴幼儿、儿童、孕妇等对空气污染更为敏感的人群,更易受到空气污染的影响。

空气-气候-健康集成研究计划与交流平台秘书处负责人黄新皓指出,相比于一般人群,孕产妇、胎儿和婴幼儿因处于特别生理时期,成为空气污染暴露的易感人群;同时,在进行户外运动时,由于人们的呼吸频率和深度增加,更多空气污染物可能进入肺部,从而导致空气污染暴露水平上升。采取有效个体防护可降低健康危害,建议个体按照“一查、二躲、三防护”的原则,查询空气质量指数(AQI)、识别空气污染状况是第一步,根据AQI不同级别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代理中国区总监万薇表示,我国是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近年来不仅收获了越来越多的清新空气、蓝天白云,更是给广大公众带来了愈发显著的健康收益,包括减少健康风险、增加预期寿命、节约医疗开支等。

对此,亚洲清洁空气中心支持北京大学空气-气候-健康研究团队,围绕中国空气质量改善的效应评估展开了系列研究,相关成果作为关键证据向全球展示了中国在空气污染治理领域的经验与成效。以上述科学研究为参考,亚洲清洁空气中心还联合相关方编制了《户外运动畅快呼吸——户外运动人群如何应对空气污染科普手册》《为下一代添蓝——妇幼人群如何应对空气污染科普手册》并相应组织了一系列线上、线下宣教活动,以帮助公众获得更大程度、更加完善的健康保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