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家银行系险企上半年净利润合计约86亿元

亿通速配 亿通资讯 2025-08-21 4 0
   

  随着银行系险企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披露完毕,其上半年成绩单也随之出炉。今年上半年,9家银行系险企合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3011.61亿元,合计实现净利润85.95亿元。

  其中,在已披露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60家非上市人身险公司中,保险业务收入前十名中有5家为银行系险企,净利润前十名中有4家为银行系险企,银行系险企整体表现较为突出。

  受访专家表示,受益于品牌和渠道优势,银行系险企可以更好地整合银行与保险公司的资源,实现银保渠道的调整和转型。

  合计保险业务收入

  超3000亿元

  银行系险企是由银行直接控股和间接控股的保险公司,相较于其他保险公司而言,银行系险企与母行具备更紧密的合作关系,拥有一定的资源优势。

  截至目前,9家银行系险企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已披露完毕。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9家银行系险企合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3011.61亿元,同比增长12.4%;合计实现净利润85.95亿元,同比增长1.2%。

  其中,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邮人寿”)、工银安盛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银安盛人寿”)在保险业务收入和净利润上均位列前三。具体来看,今年上半年,中邮人寿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180.72亿元,实现净利润51.77亿元;工银安盛人寿实现保险业务收入334.71亿元,实现净利润12.0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已披露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60家非上市人身险公司中,银行系险企整体表现较为突出。保险业务收入方面,中邮人寿、建信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工银安盛人寿、农银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银人寿”)和招商信诺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等5家银行系险企的保险业务收入冲进前十;净利润方面,中邮人寿、工银安盛人寿、农银人寿和交银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等4家银行系险企的净利润冲进前十。

  对此,中国精算师协会创始会员徐昱琛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表示,银行系险企整体表现较好,一是源于品牌优势,银行系险企有银行大股东做背书,更易受消费者信任;二是受益于渠道优势,银行系险企在母行往往有更大的渠道优势和资源。

  保险业务收入

  同比最高增长36.5%

  银行系险企的主力销售渠道多为银保渠道,通过观察银行系险企的经营情况,可以更好地了解保险行业银保渠道的变化。

  在去年实施“报行合一”(保险公司必须严格执行经备案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和取消银保“1+3”政策(商业银行每个网点在同一会计年度内只能与不超过3家保险公司开展保险代理业务合作)的背景之下,银保渠道步入转型深水期。

  而今年以来,银行系险企等在银保渠道具有较多资源和优势的保险公司逐渐从转型的阵痛中走出,多家险企的保险业务收入增长趋势明显。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9家银行系险企中有8家实现保险业务收入同比增长,同比增速均超过5%。其中,保险业务收入同比增速最高的为中荷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保险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6.5%。

  对此,盘古智库(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江瀚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银行系险企能够有效整合银行和保险公司的资源,通过银行广泛的客户基础和销售渠道,快速扩大保险产品的销售规模。此外,“报行合一”政策的实施和“1+3”政策的取消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丰富产品供给,增强市场活力。

  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孙婷也在研报中表示,2024年“报行合一”政策全面推行,银保渠道费率管控强化,行业平均佣金降低30%,推动费用优化与价值链向产品创新、服务升级转型。头部险企凭借优势实现份额集中提升,行业“马太效应”愈发明显。预计未来随着“报行合一”政策进一步深化及银保渠道承接存款能力不断加强,银保新业务价值率及新单规模或超越个险渠道。



  “随着监管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和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发展,银保渠道有望在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寻求突破,从而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江瀚表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