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高速免费救援,撬动更大社会效益

亿通速配 正规配资 2025-08-11 2 0

自2025年9月1日起,凡在江苏省内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或事故的车辆,救援所需的拖车和吊车服务,将一律免收费用。这对于江苏车主以及经常开车路过江苏的车主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

此前,国内也有个别省份实施了类似的免费救援政策。如今年“五一”假期,浙江省宣布扩大高速免费救援范围,将没电、没油等非故障车辆纳入免费拖曳服务。但整体来看,免费事项多为拖车费,此次江苏省将拖车费、吊车费一起免除,将惠及绝大多数需要高速救援的车辆。

按照2019年江苏制定的高速公路清排障服务收费标准,拖车费的基价按车型从200元/车次到350元/车次不等,根据拖车里程,再加收每公里5元到20元作业费;吊车费的基价从600元到1000元不等。对于普通车主来说,这并不是一笔小数目,如今免费,在车辆发生故障或事故后,也可减轻不少经济负担。

车辆在高速公路一旦发生故障或事故,如果不能尽快拖下高速,不仅影响通行效率,造成长路段拥堵,还很容易引发二次事故,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从这个意义上看,如果算大账,免收拖车费和吊车费的政策,不仅可以直接惠及车主,也可以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

早在2023年,浙江当地媒体就曾报道,免费直拖叠加“施救在线”数字化应用,使得高速清障施救车辆救援到场时间提速12.2%,二次事故发生率减少14.2%,道路交通管制时长下降12.1%,极大提升了通行保畅能力。或许正是看到了免费带来的更大便利,浙江进一步扩大了免费救援范围。

还要看到,以往由于大量作业被“外包”给社会救援机构,且等待救援的车主往往处于弱势地位,高速天价拖车费、救援费不时成为争议话题。其背后就是不健全、不透明、不规范的高速收费救援市场。现在,以省级为单位的免费政策,从源头上阻断了天价收费的灰色路径。

当高速救援走向免费,其实正在悄悄改变这一服务的性质——从商业化的盈利业务向公益化的公共服务转变。这背后折射的,既是江苏、浙江等地经济发展的水平,也是社会管理和治理理念的跃升。

当然,一项好政策要顺利落地,最重要的就是权责明晰。为确保免费政策真正惠及车主,江苏规定救援工作由高速公路运营单位直接负责,或由其委托的有资质社会机构执行,但费用由运营单位承担。责任单位明确、费用来源清晰,就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高速免费救援政策虽然还只是在一些省份先行先试,但是可以明显看到这将是一个趋势。往大里说,这也是新一轮区域竞争的看点:在文旅经济盛行的当下,公共服务的优劣也常被看作旅游环境乃至营商环境的重要评价标准。有条件、有能力的地方,都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尽快出台各自的免费救援政策。

评论